镇安花鼓是一种传统民间歌舞。在县内主要流行于西部“下河人”居住地区。明清年间,鄂西北襄阳和郧阳等地区因水旱灾害,不少民间艺人沿汉江上溯,流落于镇安。从而使湖北的琴子戏(即现在的大筒子戏)和八岔广泛流传,再与本地的灯歌小调融合,形成了一个定型的剧种,即“二栅子”戏。从它初步形成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镇安“二栅子”班社的演出剧目大都是当地汉族民间生活小戏。如筒子《蓝玉莲担水》、八岔《蔡鸣凤辞店》、小调《吴三宝游春》等。
新中国成立后,花鼓戏获得新生。镇安剧团先后创作排演了《换猪》、《刘海戏金蟾》、《牧童与小姐》、《聂涛》等大型花鼓剧目,多次获得省市奖励。镇安花鼓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