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镇安-镇安县主流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 镇安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镇安概况

大坪镇

2016-08-23 11:07 | 来源: |浏览:
大坪镇位于镇安县东部,东与灵龙乡相连,南与张家乡、米粮镇相邻,西与铁厂镇相接,北与柞水县凤镇相毗邻;最高处玉皇顶1762、6米,最低点小河子698.6米。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9人。总面积154.8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镇总人口17985人,辖小河子、岩屋、庙沟、凤凰、苇园、红旗、龙池、西河、全胜、龙湾、白橡、旗帜12个村、53个组。镇政府驻大坪街,东经109°26′、北纬33°23′,海拔797米,距县城56千米。辖12个行政村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726人,属镇安第三大镇。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名胜古迹有香火鼎盛的龙王庙、四神庙,奇峰峻峭的藤花寨。是古代通往西安的交通要塞,遗留大坪街、小河子两处雄伟的骡马店遗址,历经风雨仍显气势,当年商贾云集,人喊马嘶的繁荣景象可见一斑。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金矿、冰川石、铅锌、铁矿等。森林覆盖率高,各种天然药材如天麻、黄姜、猪苓岑、五味子等储量丰富,品质地道。板栗、核桃等特产为馈赠亲友之佳品。
建镇以来,大坪镇人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下,依托当地资源,抢抓发展机遇,调整产业结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社会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十五”以来,人均纯收入1665元,全镇粮食总量达到9213吨,人均保有量492公斤。产业调整迈出新步伐,畜牧、劳务、烤烟、核桃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高标准实施了岩屋河流域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率达到95%以上,“看病难、看病贵”得到初步解决。全镇12个村全部通公路,通组公路率达到95%以上。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网络覆盖全镇。人居环境大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发展。
“十一五”期间,大坪镇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施集镇带动和产业带动,稳定农业结构,强化基础抓三产,改善环境争投入,力争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把大坪镇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处于全县前列、对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山区经济强镇,镇安的东大门。
二00六年,全镇的工作重点:一是以扶贫开发总揽工作全局,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文明”的要求,结合各村 实际,制定规划,强化领导,集中抓好3个不同类型的重 点村。二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认真抓好粮食产业,巩固 提高果、畜、桑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烟、药、菜等特色 产业,力争2006年全镇种植烤烟1000亩,加快核桃、板 栗、种草养羊基地建设,力争2006年养羊6000只,打造特色品牌。三是做大做强劳务产业,提高劳动技能;加强有组织劳务输出。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大坪街道硬化工程和集镇人畜饮水工程,解决“脏、乱、差”现象,整合农贸市场的繁荣和市场竞争力。完善集镇功能,使大坪镇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商贸、文化和经济中心。五是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立节约型机关,切实搞好增收节支,保证机关正常运行,加快“五改三建步伐,保持生育水平,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大坪”。抓大事,办实事,全体干部发扬艰苦奋斗和团队精神,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型政府形象。
 
1996年末,大坪乡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5394人,辖东河、园山、五星、金狮、东红、红旗、兴合7个村、31个组,乡政府驻大坪街,距县城直线27.5千米/公路56千米;龙湾乡面积46.2平方千米,人口5180人,辖白橡、安全、龙湾、大树、旗帜、全胜、三成7个村、41个组,乡政府驻李家集,距县城直线23千米/公路63千米;岩屋乡面积44.6平方千米,人口7995人,辖应沟、岩屋、小河子、金星、仓房、益民、凤凰、鸽子、苇园、庙沟10个村、45个组,乡政府驻岩屋河口,距县城直线29千米/公路52千米。
1997年5月,撤销大坪乡、龙湾乡、岩屋乡,合并设立大坪镇,镇政府驻大坪街。2003年末,全镇东与灵龙乡相连,南与张家乡、米粮镇相邻,西与铁厂镇相接,北与柞水县凤镇相毗邻,面积154.8平方千米,人口17985人,辖小河子、岩屋、庙沟、凤凰、苇园、红旗、龙池、西河、全胜、龙湾、白橡、旗帜12个村、53个组。
图文推荐
编辑推荐
  网站介绍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2 镇安门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