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镇安-镇安县主流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 镇安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乐善有恒 大爱无疆

2019-09-04 23:31 | 来源: |浏览: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信念让我们敬仰。一位年近七旬、有着45年工龄的体育工作者,宁愿放弃安逸幸福的晚年生活,投入到没有分文收入的慈善事业中去,用善良、质朴的言行引领、带动着人们扶贫济困。他就是镇安县慈善协会秘书长卫南岳。 
卫南岳出生在镇安县云镇街一个普通人家,其祖父在旧社会是一个心地善良的郎中。按理说,在那个时代当一个郎中行医治病,是很能赚钱的。然而,他的祖父一旦遇到无钱治病的穷苦人,就把药分文不取的送给他们。那时候穷人很多,几十年下来,爷爷仅仅积攒了两块大洋,交给了卫南岳的父亲做家当。
卫南岳的父亲受爷爷的言传身教,自幼也心存善良,在供销系统工作后,经常热心助人,扶贫济困,一直是方圆几十里干部群众传颂的“好人”。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缺吃少喝,经常有乞丐上门讨饭,这时候即使全家人都没端上碗,卫南岳的父母亲也要让乞丐先吃,临走时还要送上一碗苞谷面、洋芋馍之类的干粮,总怕乞丐在讨饭的途中饿着了。镇上有一个10来岁的孩子叫刘玉祥,家里一连好几天揭不开锅,饿得哭着跑到卫南岳的家里要饭吃,卫南岳的父母把家里仅有的一斤多苞谷面给了他。刘玉祥拿回家里,母子三人加上野菜喝了两天,直到领到国家发的救济粮,才活了下来。如今,刘玉祥已经70多岁了,一见到卫南岳就说:“我那时候一连饿了几天,差点饿死了,我的生命是你的父母两位善良的‘菩萨’给的。” 
卫南岳还清楚地记得,在他小的时候,父亲不仅自己热心参加公益活动,还经常带着他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义务活儿。那个时候,虽然缺衣少食,但人们仍然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每到春节来临时,父亲就带着他帮乡亲们糊灯笼、画灯笼花,有时忙到大年三十早上还不得结束。那时,云镇一带70多户人家的灯笼是卫南岳糊的,灯笼花是他画的,春联是他的父亲和哥哥义务写的。 
爷爷和父亲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卫南岳,烙印在他成长的足迹里。上学时,卫南岳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他是热爱劳动的积极分子;参加工作后,他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热心助人,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相关部门的表彰奖励。2007年,还没到退休年龄的卫南岳,就经常参加县慈善协会的活动,加入了镇安县慈善协会志愿者服务队并担任队长。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卫南岳从电视上看到灾区群众受灾的画面时,流下了同情的泪水。第二天,他就主动联系县慈善协会,决定举办一场文艺演出,现场募集救灾善款,向灾区献爱心。他动员和带领镇安县老年体协文艺表演队的老年朋友们,在晚会上个个亮出自己的绝活,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很快募集到了8万多元救灾善款送到了灾区。 
第一次组织大型义演就获得了成功,让卫南岳全身心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体会到积德行善做好事是一种无尚的光荣,更是一种无穷的精神享受。 
2013年10月,卫南岳到了退休年龄,他的两位朋友开办了一个公司效益很不错,看中了他的人品和敬业精神,想以高薪聘请他去公司担任生产管理负责人,没想到被他婉言拒绝了。他对两位好朋友说:“我退休后想寻求一种精神享受,丰富晚年生活。” 
卫南岳退休后想寻求的精神享受是什么呢?既不是麻将桌上的虚度时光,也不是老年自乐班上的吹拉弹唱,而是主动来到没有一文工资的县慈善协会上班了。不长时间,由于他做事热心,工作出色,被县慈善协会推选为秘书长。
担任县慈善协会秘书长之后,卫南岳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把慈善工作当作自己家庭的事情来做,几乎天天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组织爱心人募捐,忙得不可开交。有一次,爱心人士给镇安捐送了一车衣服,共计100多包,拉运衣服的车晚上9点到达镇安时,很难找到搬运工,也没有库房。他一边联系原工作单位解决存放问题,一边担任搬运工亲自扛麻包,一直忙到晚上11点左右,才把全部衣服从车上搬运到存放地点。
在大家的眼里,卫南岳的家庭生活美满幸福。实际上,他的老伴已患糖尿病30多年,后来更是行动不便,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都需要他亲力亲为。每次外出做慈善,他都要提前安排好家人的生活才能离开,直至妻子去世。卫南岳的经济状况也并不宽余,生活中经常需要精打细算,可为了搞好慈善事业,他不仅组织、动员亲朋好友捐款捐物支援灾区、资助贫困人群,而且自己慷慨解囊,每年都要拿出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善款,资助困难群体。7年来,他累计捐款1.8万多元,建便民桥一座,帮4名贫困家庭母亲发展产业,资助了10名贫困家庭的学生。 
镇安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贫困山区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是制约全县社会进步、事业发展的瓶颈。
在慈善工作中,卫南岳既注重捐款捐物的常规性善举,更注重在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助力精准扶贫的大善大爱上动真情、献真爱,从救助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到为几千人、几万人谋幸福。

慈安桥
镜头之一:建起154座慈安桥。镇安县有20多万人散居在方圆3477平方公里的土石坳及河沟岸边,遇到暴雨或连阴雨天气,河水猛涨,就隔断了群众出行、学生上学,每年都有人被洪水冲走。这样恶劣的环境,既困扰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更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为了扶贫帮困,卫南岳将修建慈安桥列为重点项目。2014至2018年,镇安县慈善协会争取省、市慈善协会专项资金及自募善款共计498.7万元,当地村民出劳1万多个,在全县15个镇(办)60个村兴建慈安便民桥154座,惠及3万多人的出行,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学生上学的难题。
木王镇平安村7组的200多人因河流阻隔,农产品出不了山,每逢雨季孩子们上不了学。卫南岳得知后,第一时间进村调研,在群众自愿投工投劳的情况下,筹集资金16万元,用时不到100天,建成一座长30米、宽3.5米的砼平板桥。有了这座桥,2017年该村的烤烟、香菇、核桃、板栗、木耳等农副产品进了城,走向了市场,仅秋季销售农产品一项人均增收200多元,不少收购农产品的商贩从此可以直接把车开进村里。村党支部书记马念平感慨地说:“多年的愿望实现了,感谢慈善协会为我们修了桥解了难!” 
铁厂镇西沟口村的残疾人岑学贵对笔者说:“过去我家旁边没有桥,无论天晴下雨,我每次过河都提心吊胆,每年都要掉到河里好几次。2017年6月,县慈善协会在我家旁边建起了一座慈安桥。有了桥,我就能多活几年……” 

公益助学
镜头之二:1700多户石板房变成了白墙红瓦房。2015年,卫南岳组织全县200多名志愿者,深入到全县10个镇60个村,经实地察看,写出了《镇安县1719户村民住着危旧石板房亟待解决》的调研报告,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投入超过1000万元,使1700多户石板房改造成了白墙红瓦房(属于移民搬迁户的另行安排)。如今,再到镇安的沟沟岔岔转转,村民居住的房屋美丽漂亮,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风景。

带头捐款
镜头之三:281名尘肺病人有了吸氧机。“自从有了吸氧机,我的呼吸不再困难了……”云盖寺镇金钟村的重症尘肺患者张贵海说。使用卫南岳通过网络募捐购买捐赠的吸氧机后,他的病情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像张贵海这样的尘肺病患者,在镇安山区有1070多人。卫南岳时刻把需要救助的患者放在心上,争取政府补贴,联系爱心企业帮扶,帮其申请大病“救急难”项目,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如今,镇安的尘肺病人门诊费用全部享受就医报销,住院费用报销提高25%,按病情的不同,每月还能享受100-300元不等的补助。281名重症尘肺病人领到了爱心企业和慈善协会捐赠的制氧机,60多人享受到省慈善协会大病救助项目总计150多万元的救助。 
7年来,卫南岳为了慈善事业,跑遍了镇安的沟沟岔岔,山山水水。7年间,县慈善协会由起初的70多名志愿者发展到800多人,共募集款物超过1600万元,实施慈善项目5大类60多个,惠及贫困人群3万多人次。2018年10月,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在全省慈善项目工作会议上说:“镇安县是深度贫困县,条件差,但他们亲力亲为,在慈善扶贫领域做出了成效。卫南岳干得好,令人感动!”



  网站介绍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2 镇安门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