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镇安-镇安县主流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 镇安概况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喊出你的考前焦虑:考试,我不怕

2014-05-28 10:48 | 来源: 网络整理 |
我要分享

考前焦虑,是学生和家长的一种正常反应。学生求分心切,不断寻求学习方法,结果适得其反;家长好心陪读反而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让学生焦躁不安。面对这些情况,考生该如何调适心理抗压能力,克服心理焦虑,家长又该如何对待孩子的考试,银川二中心理咨询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赵欣给出了答案。

学生 不攀比、不改变,暗示“我能行”

作为考生,求分心切,为了拿高分,平时尝试各种学习方法,想让自己多学点、学扎实,结果适得其反。 

考生薛举就是这样的典型,老是拿自己的成绩跟别人比,用别人的变化跟自己比,经常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结果考试成绩一滑再滑,倒退到班级34名。“可能是别人的学习方法不太适合自己,一时不能适应的缘故吧。”薛举曾这样反省。 

赵欣对此做了分析,认为这是学生被外部环境左右了心理和情绪,是不自信的表现。

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可以对自己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已经准备好了”等等。通过自我调整,消除焦虑,放松心情。另外,赵欣建议学生不要轻易改变学习方法,相信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适合自己的。

家长 对学生的照顾和关心适可而止

面临中高考,愿意放弃自己的工作,一心陪孩子考试的家长不在少数。去年高考前,赵欣为两位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发现都是家长辞去工作,专门照顾学生日常起居。只要学生在家,家长就不看电视、不打电话,给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这样过分的照顾和关心反而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学生难免变得焦虑。”赵欣说,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和带来的焦虑不像考试成绩、身体原因引起的焦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短期得到缓解,这种焦虑会一直持续到考入理想大学才能消除。

“不管大考、小考,家长应该同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孩子自己去复习。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另外,如果平时在稍微嘈杂的环境中学习,可能更利于学生在考场上发挥,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抗干扰训练”。

原标题 [喊出你的考前焦虑:考试,我不怕]

以上内容来自:银川晚报

[责任编辑:yfs001]

(责任编辑:admin)
图片推荐
  网站介绍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9 爱镇安_镇安在线_镇安县门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