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镇安-镇安县主流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 镇安概况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人才走进市场,社会才能正常

2014-04-07 10:29 | 来源: 网络整理 |
我要分享

    □ 本报评论员 吴龙贵

    从以前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死也要死在体制内”,到如今的“偷偷投简历给猎头机构”,主动把自己放入人才市场,这一微妙的变化折射出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在进步。

    几千人对战只为一个岗位,前几年公务员考试的盛况还历历在目,不过今年一些公务员偷偷投简历给猎头机构,加入了跳槽大军。在杭州某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的简历库里,今年出现了不少公务员的身影。“都比较年轻,年龄在30岁到35岁之间,普通科员。”负责人说,“教育背景都非常不错。毕业于名校,学历很高,研究生居多。”(《都市快报》4月6日)

    “毕业于名校,学历很高,研究生居多”——如果隐去职业身份,这样一个群体投简历给猎头公司,恐怕没有人会觉得奇怪。但因为他们是公务员,这便成了备受关注的新闻。从中,人们大致可以读出两种意味:其一,长期以来,在大多数的习惯思维中,都没有把公务员当成一种普通的职业;其二,持续多年的公务员热,事实上已经扭曲了很多人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选择。当然,这一切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外因也有内因。从外因上说,自“八项规定”、“反浪费条例”等一系列禁令规定出台以来,公务员群体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多,考核也越来越严厉。制度层面的全方位发力,直接冲击了公务员群体的“体制性利益”。简单来说,就是“金饭碗”的含金量在下降,公务员的日子没有以前那么好过了。而从内因上说,每一个公务员都是理性经济人,福利的缩水,一些特权被剥离,加之普通公务员晋升困难等制度性因素,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开始计算成本和效益的对比关系,并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前景。外因和内因的双重作用下,猎头公司简历库里的公务员身影越来越多,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不必夸大这种现象。事实上,一些公务员与猎头公司之间的眉来眼去,说到底仍然处于一种“骑马找马”的状态,“投简历”只表明他们对现在的工作有不满,有抱怨,并不意味着放弃。但也决不能小视这种现象。从以前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死也要死在体制内”,到如今的“偷偷投简历给猎头机构”;从以前的铁板一块,到现在出现松动,主动把自己放入人才市场,这一微妙的变化折射出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在进步。

    对多数人的一生而言,工作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说,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指数。而对职业的选择,当然不能仅仅考量经济因素,它与每个人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因素同样密不可分。作为一种职业,公务员即便集万般好处于一身,也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其之所以引无数人竞折腰,不是因为公务员这一职业本身,而是因为背后附加了太多隐性的乃至不公平的福利和特权。这些东西是如此耀眼,以至于很多人宁愿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追求。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和国家来说,这都不是一种好现象。一个人要想获得职业满足感,一个社会要想获得前进的动力,最关键的要素就在于活力和创新力,让才能有发挥的空间,让人才真正意义上流动起来,每个人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整个社会才能最有效率地运转。倘若人人都想当公务员,价值观高度趋同,都想着分享财富而不是去主动创造财富,那么社会就会变得死气沉沉。

    人才走进市场,社会才能正常。期待更多的公务员把简历投给猎头公司,更期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这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制度的不断倒逼。

原标题 [人才走进市场,社会才能正常]

以上内容来自:春城晚报

[责任编辑:纪博琪]

(责任编辑:admin)
图片推荐
  网站介绍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9 爱镇安_镇安在线_镇安县门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