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北京传统小吃果脯,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它不仅仅代表了一类食品,也承载着一种生活方式。几年前,作为代表北京特色产品的果脯,几乎是来京游客回家必买的礼物之一。现在,据了解,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果脯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循着历史的足迹,探究老北京经典小吃的正宗味儿,我们走进了北京果脯行业唯一的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北京红螺食品有限公司。 创新技术 营养保持在90%以上 说起北京果脯的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皇宫的御膳房,为保证皇帝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果品,御厨们就将个季节的水果分类泡在蜂蜜里,以便皇帝随时使用。后来这种制作方法渐渐流传到民间,使这种“高贵的宫廷食品”成为百姓喜爱的“大众美食”。 北京红螺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螺”)生产公司常务副总黄振华说:“果脯的制作技术其实很讲究,红螺在坚持和保留传统的同时,经过不断研究和创新,先后进行了三次改革和大胆创新,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黄振华介绍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果脯都是用蒸锅,蒸汽加热,然后用糖浆置换出来制作而成。这种做法下的果脯颜色、营养、口感都不好,而且营养也有所流失。后来改造成抽真空技术,温度在70多度的情况下就能达到煮沸效果,这样一来果脯的颜色、口感及营养都能保持得不错。去年,我们开发出了冷制技术,在不用加热的情况下制作,这样可以让果脯的营养保持在90%以上。” 先进的制作流程、严格的品质管控,让红螺的果脯不论是从色、香、味、形上,还是从口感、营养、安全上都达到了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并赢得了全国质量无投诉先进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质量管理先进单位、中国知名特产、北京知名品牌等诸多桂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