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一部《不见不散》让已经在话剧舞台上小有成就的徐帆,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接着,从《一声叹息》到《错爱》,再到《唐山大地震》,生活中个性耿直、言辞犀利的徐帆,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些拧巴却带着一股义无反顾执拗劲的角色。如今,她又带着自己的新作《洋妞到我家》走进大银幕,向观众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徐帆。 ●“不想欺负也得欺负” 电影《洋妞到我家》讲述了一个外国互惠生进入到一个有感情裂痕的家庭后,发生了一系列意外情况的故事。片中,徐帆饰演一个爱女如命、怀揣移民梦想的奇葩妈妈,她的老搭档陈建斌则饰演了一个对妻子逆来顺受的“隐形”老公,这也是二人继《结婚十年》之后再次出演夫妻。 与以往经常选择有些小倔强、小文艺的作品风格不同,这次的《洋妞到我家》是一个十足的喜剧,而徐帆此次饰演的角色也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抱怨型”妈妈,说到为什么要接这部戏时,徐帆的答案很简单:“看到这个剧本时,我觉得还是挺新鲜的,因为在这之前,我不知道互惠生,所以我觉得很有兴致,就答应了。里面写的东西也挺好玩的,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片中,作为一个强势妈妈,免不了要对“窝囊”丈夫大呼小叫。这样的关系对早已是老朋友的徐帆和陈建斌来说,表演起来难度并不大。此前,陈建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受伤,控诉戏里“情绪很压抑,很受欺负”,对此,性格直爽的徐帆则开玩笑回应:“这些都是戏里需要的,要不怎么着?不想欺负也得欺负!”而在被问到时隔多年再次合作的感受时,徐帆则表示:“《结婚十年》到现在,我们也差不多有十年没怎么见面,这中间好像就见过一次。再拍戏的时候,不会觉得那么生,觉得还挺好的。” ●“七年之痒”不足惧 在电影《洋妞到我家》中,徐帆和陈建斌这一对欢喜冤家经历了一场关系十分紧张的“七年之痒”。但在现实生活中,徐帆和冯小刚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结婚15年里,外界也传出过许多不利于二人婚姻的消息,然而他们都一次次地用事实还流言以颜色。不工作的时候,徐帆过着许多人羡慕的相夫教子的生活,她也有一套自己的婚姻哲学。徐帆说:“‘七年之痒’这件事完全没有不可能,但如果一出现就闪,换别人,那还得有7年,你永远在经历这7年,你说多没劲?所以走得下去就走,可能走到最后会发现越来越宽阔。”她认为,片中由她饰演的文娟,“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但是她过分紧张,所以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的,但是她又充满了爱。其实哪个也不是不好,但是合起来在一起,总是让人觉得这家里老要爆棚”。而在徐帆看来,这些看似十分严重的矛盾,对她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徐帆认为,“这些东西其实还是夫妻之间缺少沟通,多沟通,也就没问题了”,沟通是婚姻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冯小刚是华语电影界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对艺术和道理的较真儿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也常常与媒体发生冲突。作为冯小刚的妻子,徐帆的处事风格像极了丈夫。对于做饭醋放多了都会和自己较劲的丈夫,徐帆对他赞赏有加,在之前的采访中,徐帆说:“我最喜欢冯小刚这点,他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规律,这让我觉得有意思,有乐趣,老都一样,得多没劲,生活本身就很乏味,你再不有点滋味的话,那多没意思啊。”而对冯小刚因不被理解而招致的各种非议,徐帆抱起了不平:“他是挺诚实的一个人,特别坦诚,很善良,别人挤兑冯小刚,他干我还不干呢。” ●孩子淘气没什么不好 除了夫妻关系外,电影《洋妞到我家》其实更多地反映了当下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看过电影的观众戏称该片是“混血版”《家有儿女》,作为剧中的妈妈,徐帆也免不了要和“熊孩子”们有不少对手戏。因为孩子的不好控制性,与小孩搭戏是圈里公认的最不好演的剧本类型之一。而之前在《唐山大地震》中与小孩有过合作的徐帆,却并未抱怨孩子戏不好演,反倒同情起剧中扮演女儿皮皮的小演员陈一诺,言语间透露出赞美。徐帆说:“因为她是导演的女儿,有的时候就怕耽误我们时间,她爸爸对她要求很严格。但是作为孩子来说特别不容易,我很欣赏皮皮对于语言的敏感,她学语言真是太有天赋了。我觉得她也挺不容易的,我这辈子都做不到她做的事情。” 片中,由于洋妞娜塔莉的到来,让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而说到现实生活中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家有两个女儿的徐帆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不同,徐帆并没有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一定要怎么样,“我觉得所有的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性格,应该按照他的性格去给予他成长的养分。我不是特别喜欢千篇一律的都是乖孩子,我觉得孩子淘气点没什么不好,但是有原则是很重要的。有原则的话,会让孩子有一个大致的发展方向。但我没有很长远的去设计,我觉得这一段他是这样,需要这样,就这样做,只要别太跑偏就可以了”。而对于是否赞同送孩子去国外读书的想法,心疼孩子的徐帆则认为:“出去念书是肯定要念,但什么时候不是现在考虑的事情,现在国内挺好的。上大学可能有必要,但我觉得在她能够在父母跟前待着的时候,我就尽量多让她在身边。”她还强调:“戏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改得了环境,改不了心境。环境、空气、教育、水、食品,这些东西很重要,但是你真的到了国外,这些东西都好了,你的心情就好吗?反而不见得。所以我觉得在我带有问号的情况下,待在这里很踏实。” (摘自《中国电视报》) [责任编辑:yfs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