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凡
廖凡亲吻奖杯
手握“银熊” 早报微信:bhzbwx 新浪微博:@渤海早报 闫晓茜 从混脸熟的二线演员到国际A类电影节的影帝,廖凡用自己的坚持和实力成功逆袭。昨日,廖凡带着柏林国际电影节首尊华人影帝奖杯,在北京举行庆功会。在接受渤海早报记者采访时,这位新科影帝心态十分平和,奖拿了,以后还是该干吗干吗,“我以前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苦,和我一样坚持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只是没有我幸运。” -一切总会过去片酬从未考虑 拿了影帝回国,廖凡自然受到了众多媒体的追捧,这是他之前从来没经历过的,“我觉得大家的热情会慢慢减弱,会慢慢觉得习以为常。” 相比之下,廖凡坦言自己的心态还比较平稳,“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像以前那样生活比较好。以前的生活是你坚持的、你喜欢做的,现在得到了一定的肯定,保持一定的状态就好,不用太变。该干吗还是干吗,该买菜还要买菜,该去哪儿待着就去哪儿待着就行。”所以对他来说,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轻松一下,“其实我得奖以后,很多次都在想我没得奖是什么样。在那24小时,48小时之内想了好几次。大概剧组的人还是会开一个庆功会,大家还是会很兴奋,大醉,相聚然后离去。再过一段,这个事情就过去了,继续做想做的事情。” 廖凡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会不会“涨片酬”。“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事儿。可能多少会有些变化,但不会是我主动要求的。”导演孟京辉打趣他拿这个奖太早了,“担心”他以后的演艺道路怎么办。廖凡倒是淡定,“时间刚刚好吧。”他直言这个奖对自己来说是个总结,“是对某一段时期的回顾,也确实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咱们都会把40岁当做一个进入成熟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是漫长生活当中的某一个节点。联合国说四五十岁都是算青年人,我还很年轻。” -《白日焰火》是礼物淡泊名利投入角色 廖凡曾表示,不管拿不拿奖,能出演《白日焰火》已经是他送给自己的礼物。“接拍《白日焰火》时我刚拍完《建党伟业》,那部戏我从马上摔下来,肩膀上被植入12根钢钉。当时我整个人都泄气了,有些迷惑和怀疑,干这事值得吗?”廖凡说,《白日焰火》中的警察角色让他将这种复杂的情绪释放了出来。“所以说有时候挫折是好事,你要慢慢适应它。它不会让你白受罪,会留在你内心中。” 廖凡坦言,与过去并不风光的事业相比,有时候机会反而会让他迷茫。“只有在拍戏的时候,遇到一个机会却不能完全展示自己,会让我迷茫。那对你来说也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然而它来了我却掌握不了,或者我没能把我所感受到的演出来,这简直是太痛苦了。”说完他又笑了,“其实我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我把自己夸得真好。”不过廖凡这样“淡泊名利”的性格也不是天生的,“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时,我真的太年轻,虽然已经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但总觉得我付出了这么多,应该得到更多。这对表演不好,会让人变得不纯粹,所以那之后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调整自己的这种心态。” -从未低估自己表演释放内心 廖凡出道的时间并不短,但在这尊银熊奖杯之前,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发布会上站在最靠边位置的演员。曾有媒体总结过“戏红人不红”的实力派演员,经常做黄金配角的廖凡自然榜上有名。“我得奖那天晚上收到一个朋友的短信,说他为我高兴得喝多了哭了。我就想,我有那么惨吗?”廖凡笑着说,“我从来没觉得自己以前被低估,因为只有自己能低估、看轻自己,别人不能。”但“不红”这样的话听得多了,只入耳不入心也很难,“有时候也会觉得他们说得挺对的,但很快这页就能翻过去了。”在廖凡看来,自己是有过不算顺利的过去,也有过泄气的时候,但远不到“挫败感”的高度,“毕竟是在做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所以应该有承受力,并且怀着一颗雀跃的心。我算不上苦尽甘来,真的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惨。”被问到在最难熬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转行,廖凡说:“我觉得我这个人有点儿轴,也有点儿笨,真是想不出改什么,也不甘心。” “我平时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表演让我能抒发内心情感。我不想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我不想被周围的环境左右,不想迷失,我只想做我喜欢的事儿。人不能把自己的兴趣毁掉。”廖凡得奖后,有媒体用坚持称赞他,他笑着接受。“其实比我会演戏的人有很多,像我一样在坚持的人也有很多,只不过他们没有我幸运,还没有等来自己的那个角色和机会。” -文艺商业两手抓不敢轻易当导演 虽然一直说希望得奖之后还能回归过去的心态,但这只小银熊已经吸引了太多宣传、拍摄、商业活动。对于接下来的计划,廖凡把问题推给了自己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他依旧想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表演上。“现在有一个剧本正在洽谈。你不能问一个职业演员他最想演的角色是什么,这个问题太残忍。年轻的时候我觉得我什么都可以演,但现在觉得是有局限的。做一线男星差不多都要拍动作片,但是拍动作片对我来说有一些勉强,因为那次受伤。也许我也会去尝试,打斗不会那么激烈,但是情节会更好更吸引人的。我在2007年之后演商业片多一些,给自己寻找机会和空间,有时候你会发现你演着演着老是演一种类型,把自己就演窄了。” 但廖凡对文艺片依旧有偏爱,“也许以后我会尝试的东西更多一些,但这个跟我是不是继续在文艺的道路上走下去并不冲突。就像《白日焰火》一样,有犯罪、爱情这样的商业元素,但导演刁亦男也表达出了内心想表达的内容。这种电影在国外很多,国内比较少,所以也需要有更多勇敢的投资人给这种导演机会。”被问及自己是否有当导演的计划,廖凡边笑边连连摇头,“我心目中导演这个位置还是比较神圣的。我自己演还都没演明白呢,怎么能去做导演?我是个喜欢冒险的人,但做导演实在太冒险。” (渤海早报北京专电) 廖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