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在外漂泊的游子们都急于踏上返乡征程,而有一部分人却迟迟“不思归”。
他们的名字叫“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的农民工。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5亿外出农民工,其中二代农民工大约1亿人,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调研数据显示,愿意回农村过春节的新生代农民工只有7.7%,而老一代农民工的比例为13.3%。采访中,我一直在思考,为何城市的霓虹成为他们执着的向往?
一位20岁出头的被访者告诉我,“农村跟城市不一样,这里每个人都认识,不像城里人关上门谁都不认识。认识了就会互相比较,看谁混得好,混得好的人人竖大拇指,混得差的就在背后指指点点。
彼时,还有不少专家学者将之归为新生代农民工没干过农活、吃苦意识差、挑剔爱享受云云,但此类“弊病”不过是人之本能,并未能从本质上解码新生代农民工集结城市的真实动因。我想,群体选择的背后,一定是笃定事实带来的价值倾向。
多位受访者表示,现在火车票太难买,坐汽车又太贵还不安全,一个农民工回家一趟路费就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再加上在家里的开销,等同于三个月的工资。如果不回家,不仅不花钱还可以赚到比平时高出好几倍的加班费,大约有七八千块钱。再者,农村的亲戚多,每到过年都四处拜年走亲访友,几十里山路一去一回,只为送一点礼品过去,然后吃一顿饭回来,每次回去走亲戚都差不多到正月十五了,身心俱疲。
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用脚步做出了最精确的选择。农村或小城市之“小”,不在于没有高档商场,也不在于马路与大楼的区别,而在于浸淫其间的隐性成本与价值状态。这个时代,城市已经成为新一代农民工释放能量的“梦想星工场”,我们关注春节“不思归”的现象,也不应只负担他们在虚荣与现实的纠偏,更考量着一个城市、一个社会对于梦想、对于人的尊重和关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