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中心市场,“淘宝”的人们争相购买小食品、花布、果蔬等年货。 安晓卫 王天洋摄 1月21日,华阴市赵渡镇大集。虽然是寒冬腊月,但由于适逢春节前夕,人们赶集加上办年货,熙熙攘攘,集市好不热闹。 如今生活好了,集市上各种“名牌”商品和小食品琳琅满目,但仔细一看却发现,山寨货大行其道。一个五岁的孩子手里拿着一瓶“营养快乐”饮料,而他的妈妈则拎着一瓶“漂柔”洗发水。如果不仔细看,这些产品无论是模样还有颜色都和真品无异。 大红色的“榆林毛毯”喜气洋洋地平铺在摊位上,用手一摸,羊毛含量让人生疑。仔细一看,虽然打着榆林毛毯的旗号,但是无论毛毯还是包装上,都没有出现榆林毛毯的字样,价位为20元到100元不等,光顾这个摊位的人不在少数。一位姓赵的老大妈对记者说:“我没有见过真正的榆林毛毯,这个红色的毛毯很喜庆,价钱便宜,送人自己用都不赖。” 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苏家寨村处于城乡接合部。不久前,记者到该村看望一位老人,想给老人买点太平苏打、红星软香酥、好丽友派之类的品牌食品,可走了村子周围四五家小超市,就是买不到像样的品牌食品,只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饼干、蛋糕、奶制品。在一家超市的货架上,记者看到了河南某企业生产的桶装“山寨方便面”,上面写着“康帅傅”,从外形到包装直到字体都酷似“康师傅”,如果不仔细看,还真难辨别真伪。 其实不光农村是如此,即便是在大城市西安,过年期间,一些流动摊点或背街小巷,山寨货也很盛行。家住红旗厂的郭师傅对记者说:“去年春节到东仪路走亲戚。不想大老远拎着东西挤公交,到亲戚家门口,找了一家商店。商店门口摆着一个钢丝床,摆满了诸如好吃点、蒙牛奶、早餐饼干等,随便选了几样,结账的时候觉得似乎比较便宜,但也没有多想。到亲戚家,打开一吃,味道差了不是一点,才发现,‘好吃点’是‘多吃点’,‘蒙牛奶’是‘蒙奶’。当时我就觉得下不了台阶。你想想,亲戚会不会认为咱们是舍不得花钱,故意买了便宜的山寨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今,像“啃德鸡”、“营养直线”、“康帅傅”、“汇原果汁”等傍名牌、打擦边球的山寨食品饮料充斥着乡村市场,让人不得不对农民朋友特别是正在成长的农村少年儿童的健康担忧。记者调查后发现,山寨食品泛滥农村市场,首先是农村消费者对山寨食品安全认识不足,那些山寨食品在包装上和“正版”食品往往只有一字之差,让人很难鉴别、防不胜防。其次是有的消费者明知是山寨食品,为满足对名牌食品的消费需求而贪图便宜。某大型超市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以饮料为例,山寨饮料与正品饮料的零售价一般相差5毛钱左右,进货价更便宜,一般比正品的一半还低。再次,缺乏有效的监管才是山寨食品泛滥的根本原因。由于农村点多面广,易形成监管死角和盲区,管理难度相对加大,而看似工商、质监、农委等部门都在管,“多龙治水”却易形成监管真空,真正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来回“踢皮球”。 西安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有关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年货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对商品的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都要仔细察看,以防上当受骗。一位食品专家告诉记者,QS是英文QualitySafety(质量安全)的缩写,这是食品符合了质量安全基本要求的标志,老百姓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认准QS标志。特别是农民朋友,不能贪图便宜,要尽量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信誉度较好的商品,自觉抵制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名的“三无”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