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 中国考古简讯 河北发现明代寺庙圣恩寺重建碑记和8尊泥塑神像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工作者历经两个多月勘察发掘,完成了今年9月份发现的明成化年间圣恩寺寺院布局绘制工作,出土重建圣恩寺碑记、8尊泥塑神像和各类建筑构件110件。据碑记记载,圣恩寺重建于明代成化元年,建成于成化九年,由福宁和尚历时9载建成。 考古调查确认北魏阴山行宫广德殿旧址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一处新发现古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初步认定其为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焘442年建造的阴山行宫广德殿旧址。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王朝,太武帝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位皇帝。 南昌发现1700年前晋代古墓 江西南昌市经开区白水湖管理处汝罗村一座古墓近日开始发掘。经勘察,南昌市博物馆确定该古墓属两晋时期的大户人家所有,距今有1700余年历史。目前,墓室中已清理出包括罐、钵子、灯座等在内的6件青瓷器物。 科研人员从小河墓地出土法杖上发现中国最早明胶 科研人员近日证实,在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一件法杖上,发现其用于镶嵌骨雕的粘合剂是中国最早使用的明胶。这一发现将中国动物胶利用的历史追溯到约3500年前。通过红外光谱、蛋白质组学分析,科研人员确认该粘合剂为牛胶,由牛骨熬成。 内蒙古继续发掘罕见北魏贵族墓地 考古人员近日继续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境内的北魏贵族家族墓地进行考古发掘,新发现三座古墓。据了解,这处北魏墓地无论是从墓葬规模之大,还是从墓主人身份地位之高来讲,都在北魏时期考古发掘中较为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