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4个月的博弈和激烈争论之后,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的最新数据,如同伤停补时阶段的一粒突然进球,让本来势均力敌的局面突然失衡,几乎为这场激烈的博弈定调和划上了句号。 按照这份数据,前四个月,新房环比上涨个数,1月份62个,2月份57个,3月份56个,4月份44个;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1到4月份分别只有6个,4个,4个和8个。但到5月份,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从4月份的44个一下子减少到15个,而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从4月份的8个剧增到35个,环比价格下降的个数比4月份增加了近5倍。二手房价格变动的情况则更明显,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从5月份的35个剧减到19个,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从22个剧增到35个。这意味着,具有房价风向标意义的70个大中城市,有一半的城市房价环比下降,如果再加上持平的城市,超过80%的城市房价环比停涨。尽管由于去年涨幅过大,同比看,价格下降的城市还不多,但同比价格上涨的最高涨幅,已经从1月份的20.9%,回落至5月份的11.3%,涨幅几乎跌去了一半。 《华尔街日报》对5月份的房价计算了平均的数据,根据他们的计算结果,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降0.15%,而这是2012年5月以来这个统计指标首度环比下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被各界视为房价坚挺一族的一线城市,在官方的这个统计指标中也出现了明显的松动。5月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新房除北京环比仍环比上涨0.2%,广州持平外,上海、深圳均出现了0.3%和0.2%的下跌。二手住房环比数据北京在70个城市中跌幅高居榜首,环比跌幅高达0.9%。一线城市的房价一直被视为中国高房价最后的“马其诺防线”,一线价格下跌,则几乎可以确定,在经历10多年的单边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的转折点100%已经到来。 事实上,从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标的历史表现看,这个指标统计的房价数据一直偏于保守,甚至闹出过2009年房价大涨一年之后该指标统计的涨幅却只有1.5%的数据风波。相对于这个数据,房地产其他统计数据则更能明确无误地佐证“转折点”的到来:其一,从全国来看,无论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是销售,都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前5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4%,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住宅新开工面积暴跌24.5%,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近近增长4.5%,而2013年全年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长26.5%;在2013年创下8.14万亿元的销售记录后,而前5月商品房销售额却同比下降8.5%,一线房企前5月普遍只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30%左右,至少13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开发商表示,销售额同比下滑,下滑幅度从个位数到逾50%不等;其二,库存压力加大,市场陷入冰冻。官方的统计,前5个月,全国待售面积超过了5.3亿平,一些城市屡屡爆出天量库存的新闻,无论是前期降价的杭州,还是悄然松动限购的沈阳,去库存周期都超过了惊人的30个月。一直被认为房价“永远上涨”的北京,在1季度销量和去年比较腰斩的同时,二季度延续了低迷的状况,住宅成交量很可能创近3年来新低。根据住建委数据显示,6月上半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网签量分别为1400套和2557套,环比5月上半月分别减少11.9%和9.4%。而新房库存量突破77000套,是2013年1月以来的最高点。而二手房的价格至少已经下跌5%以上,预计今年北京二手房价格下跌幅度会达到15%。 现在,用任何烟雾弹掩饰房价下跌只能欲盖弥彰。毫无疑问,在没有任何政策加压的情况下,中国房地产的市场调整周期已经到来。面对喧嚣的救市的呼吁,笔者认为,必须提醒当年房地产面对的三个基本的事实:其一,这次价格调整和任何调控政策无关,而是市场的自发反应;第二,流动性紧张是导致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房价下降的诱因,但流动性紧张的状况短期不会改变;第三,中国楼市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里程碑意义的变化,总体供应短缺的历史已经终结,除个别城市外,大部分城市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短缺,而是过剩;第四,在经历4万亿的狂欢盛宴之后,中国楼市已经接近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期待救市回到以前的狂欢几乎是做梦。 我的意思已经很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认为房地产的调整会结束的幻想其实都很不现实。目前的很多救市举措也不能改变房地产调整的趋势:第一,取消限购会不会救房地产?除了北京、上海个别城市,99%的城市取消限购没有任何作用,房子短缺限购有用,房子多了限购无用;第二,降准甚至降息,货币放水,有作用,但管理层清醒地意识到目前中国债务风险迫近的事实,再放水,对于中国经济是玩火;第三,有人说,未来中国还有最少4亿农民进入城市,事实上,面对如此高的价格,别期待进程的农民可以救中国房地产,目前的房价和他们没有太多的关系。 笔者倒是认为,对于当下的中国房地产的调整无需紧张,更无需大惊小怪。无论是对中国房地产,还是对中国宏观经济而言,房价的调整,房地产回归理性长远而言都有益。过去10多年,中国房地产尽管狂飙猛进,但野蛮生长使得这个产业既不健康,也不成熟,对政策的依赖使得行业畸形发展,很多长效机制的缺失行业极度无序。价格的调整和行业的洗牌从来都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最好的工序。就此而言,如果本轮的调整不会引发金融的系统风险,当局应该乐观其成,而不是急于干预。中国房地产需要一场成人礼,价格的调整是房地产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调整会很痛苦,会洗牌,但唯有如此,房地产才能从狂野走向稳重,才能真正健康发展,不要害怕,也不要拒绝,更不要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