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燮阳(1900~1957),岩屋樵梓,镇安县岩屋河仓房村人。高中毕业,喜国文,善书法,性情开朗,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幼时从叔父瑚浦廷(拔贡)入私塾,读五经四书,民国4年(1915)考入镇安县立高等小学堂,经史成绩优异。7年(1918)考入省立二中,11年(1922)毕业回乡,适逢其母病故,随父兄居家务农。 民国14年(1925)镇安县烟酒局局长潘子徐乱派烟酒税、大烟款,敲诈勒索。他受乡民委托到县政府告发,潘之局长职务被撤销。15年(1926)为发展本乡文化教育事业,同地方父老绅士协商在苇园铺白庙子创设小学高级班。他任国文教员,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传授新的教学内容。 民国20年(1931)加入国民党。22年(1933)任东三区区长。25年(1936)任镇安县立东关高等小学管理员、校长。26年(1937)1月红七十四师第四团进驻镇安县城期间,他积极为红军办粮台。30年(1941)回大坪乡中心小学任校长,并担任国语教员。当时教育经费不易筹措,动员教职员皆尽义务,不支薪俸,深受家长和地方人士的好评。同年暑假,国民党镇安县长袁德新同商洛督察专员章烈到大坪巡视工作时,称赞说:“大坪教育精神至强,全县须仿效”。后被选为国民党镇安县党部执行委员。是年8月,瑚阳燮充任镇安县“一元献机劝募委员会”负责人,动员全县人民捐献3万元支援抗日前线。31年(194)任镇安县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开办合作社,发展经济。33年(1944)任镇安县民兴矿业公司总经理,在文家、朝阳、铁厂开办铁厂3处,在银洞湾开办铜、银场。同期任镇安县教育会理事长,改寺租庙租为校课,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是年,瑚燮阳代表镇安县政府调停镇、柞地界纠纷,被国民党秦岭守备区三十四集团军驻镇、柞之特务营逮捕.送宁陕县东江口司令部关押。事后归来,受到县城各界人士鸣炮欢迎。 民国 34年(1945)1月,任镇安县临时参议会议长,以参议会名义,向全国各战区抗日将士发了致敬电。同年10月改任镇安县参议会副议长。 民国35年(1946)春,任镇安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后,对人事裁劣取优,聘请抗日流亡到镇安的一批高级知识分子任语文、数学、理化、外语教师。这批教师学识丰富,教学得法,提高了教学质量;重建校规,从严管理,革除校内一切不良习气,整顿校容校貌,扩充校舍;请中国名人大书法家于右任书写“镇安县立初级中学校”校名,拓印刻制学校大门横额,学校声誉为之大振;不惜将自己部分土地典当,用以改善教师生活、工资待遇;采用半工半读方法,解决家境特别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采取这些措施后,学生由200多人增至400多人。赢得镇、柞两县人民的好评。 民国36年(1947)5月,代表镇安县教育界向陕西省参议会明文声讨镇安县长孙浚伯报复枪杀参议长李屏之的暴行。同年秋在县中反国民党镇安自卫团镇压民主主义学潮中,被中统特务、专署秘书阎宗达斥为“无法无天,企图暴乱,受异党赤化”。自卫团逮捕曹、万等9名师生,瑚燮阳积极设法营救。七天后被押师生全部获释。学校召开盛大茶话会,控诉暴行,庆祝斗争胜利。是年秋,为宏扬办学成就,举行为期7天的“校庆”活动。展览教学成果,名人书画、文物古迹近千件。各界人士和家长讲话、题词,往来参观者数千人次,社会影响良好。 1951~1954年,他任岩屋河仓房小学教师,因工作认真负责,教学质量较高,在全县教师会上受到表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