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实际上,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虽然降低了对机场跑道的依赖程度,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比如飞机发动机的结构会变得复杂得多,飞机造价也大幅提高,同时,为了谋求单方面性能出色,飞机的载弹量、航程等都有所牺牲。 飞机垂直起飞时发动机工作为最大状态,耗油量极大,这限制了飞机的作战半径。例如当“鹞”式飞机的载重量为1060千克时,作战半径只有92公里,在实际使用中,“鹞”式飞机尽量使用短距起飞的方式,以延长飞机的航程。另外,由于垂直起落飞机在实战中,经常分散在野外,所以对它的维护也非常的困难。 “要求飞机垂直或者短距起飞,技术上有很多挑战。”王亚男说,比如发动机喷口要设计成可调性的,动力传输结构也非常复杂,零部件的加工难度也非常大,“像F-35,要通过动力输出轴把发动机动力传给位于前端的升力风扇。” 无论如何,在侦察技术以及战略导弹武器高度发展的现代,机场是一个无法隐蔽的大型战略目标,一旦战争爆发,机场最易受到攻击。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无疑可以减少甚至摆脱对机场跑道的依赖。即使民航客机机场,也背负着须紧邻大城市修建、占地面积大的压力,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作为摆脱机场依赖的手段之一,仍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责任编辑:战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