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镇安-镇安县主流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 镇安概况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要闻 >

新宁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 追寻红色记忆

2014-04-15 10:22 | 来源: 网络整理 |
我要分享

  “纪念馆分为6个陈列厅,第一陈列厅是大革命解放战争时期英烈事迹陈列厅,这里有15位革命先烈,每一块匾都详细介绍了一位英烈的事迹……”日前,笔者来到百年古树群掩映下的新宁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内,谢志民正热情地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一一介绍。

  接英灵回家,建革命烈士纪念馆

  新宁县是革命老区,一块红色土地。新宁县政协委员、新宁县乾坤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谢志民从小就听过包括宛旦平在内的许多新宁英烈和名人的感人故事,对他们充满了崇敬,梦想着长大以后能成为一名军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如愿,但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从未改变。

  2006年春,谢志民和朋友一起来到广西龙州水口烈士陵园,祭奠他心中的英雄——红八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员宛旦平烈士。进入陵园找了一个小时,他才找到宛旦平烈士墓。当看到长满青苔、被风霜雪雨摧残得难以辨认的碑文,谢志民内心一阵痛苦。因路途遥远,宛旦平的亲人和同乡很少来扫墓。一个著名红军将领默默长眠异乡,实在令人痛心。在水口烈士陵园里,谢志民还找到了长眠于此的皮启贵、李贤勇、周光荣、周忠辉等新宁籍英烈。“要是把他们的英灵接回去集中瞻仰,这样既方便亲属、乡友悼念,又可传承先烈精神,激励后人。”回家途中,接英灵回家这一念头始终萦绕在谢志民的脑际,在新宁建一座烈士纪念馆的想法也随之成形。

  回家后,谢志民跟几位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致赞成,并表示愿意共同筹资。谢志民筹资680多万元,其中个人出资480多万元,收集整理了宛旦平等新宁籍革命烈士的事迹,在宛氏宗祠的基础上,先后建成了新宁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新宁县廉政文化教育展览馆和新宁名人事迹陈列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建在宛旦平烈士的故乡——白沙镇新民村(后改为旦平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清澈见底的夫夷江水从旦平村中穿过,江左岸的小溪流水潺潺、古树成阴,风光旖旎。从溪边渡口处前行约百米,只见青松古柏掩映着一座青砖黛瓦的古朴建筑赫然立于眼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宛氏宗祠。抬头仰望,只见一块红色牌匾上书“新宁县革命烈士纪念馆”10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牌匾两边,悬挂着毛主席气势磅礴的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顿时让人联想到宛旦平烈士英勇而短暂的一生。

  在长沙求学期间,宛旦平结识了毛泽东、杨开慧、何叔衡、夏明翰等共产党人。在他们的教育和帮助下,宛旦平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不久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宛旦平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他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先后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年春,蒋介石叛变革命,宛旦平受中共地下党指示,脱离第一军,加入叶挺部队,任七十五团参谋长兼一营营长,后任代理团长。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战斗打响,宛旦平率领全营奋勇冲杀,一夜之间歼灭国民党第三军的半个团。南昌起义后,其部转战潮汕,进击东江,后因揭阳一战失利,他不幸被捕,押长沙监狱。在狱中,他拒写“反省书”,胞兄宛方舟前往保释。宛旦平得知其兄已是国民党县长,斩钉截铁地说:“让你保出去,我还不如把牢底坐穿!”直到接到中共地下党“借机出狱”的指令后,他才受保。出狱后,他被派往上海开展地下工作。

  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宣告成立,宛旦平出任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3月21日,龙州军民在龙州城内举行“三一八”惨案纪念会暨何建南追悼会时,由于电台台长、内奸何炳南告密,遭到桂系军阀梁朝玑师的突然袭击。面对几倍于己的敌人,为保存实力,宛旦平毅然带领一个营的兵力冲向前沿,扼守龙州铁桥,阻敌于对岸,掩护部队撤退。敌军疯狂地向铁桥猛扑,宛旦平高呼:同志们!有我们在,就不能让敌人窜过桥来!”他率部一次又一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桥头争夺战,从下午到晚上,消灭大批敌人,红军亦伤亡惨重。

  最后,守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宛也身中数弹,英勇献身。莫文骅将军在回忆录《百色风暴》中写道:宛旦平同志奋不顾身,亲临前沿阵地指挥。这位经过北伐战争考验的军事指挥员,表现得异常勇敢沉着,毫不退却……”1964年2月25日,新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宛旦平为革命烈士。

  优秀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07年冬,宛旦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动工建设。2008年7月,基地一期工程完成,修建了新宁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新宁县名人事迹陈列馆。各馆建好后,谢志民将生意上的事交给家人、朋友打理,自己跑档案局、民政局查阅档案,深入乡间走访群众,整理陈列资料。

  谢志民介绍,新宁革命烈士纪念馆分为大革命解放战争时期英烈事迹、抗美援朝时期英烈事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烈事迹等6个陈列厅,共收集整理革命烈士176名。走进纪念馆大门左侧,映入眼帘的是红军将领宛旦平烈士事迹陈列室。该陈列室详细介绍了红八军参谋长宛旦平从宛家岔出生、长沙求学、黄埔军校深造、广西龙州起义,以及被委任红八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直至龙州铁桥阻击战英勇牺牲的光辉一生。这些图片来之不易,它们都是我从龙州红八军纪念馆翻拍过来的,真实地再现了他英勇光辉的一生。”指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谢志民饱含深情地说。在主陈列室旁有一小陈列室,系宛旦平生前用具陈列室,展出了宛旦平生前使用的床、桌、凳等生活起居用具。

  2008年7月,谢志民创建的新宁县红色旅游区对外免费开放。一群群学生来了,去追寻那些逝去的红色峥嵘岁月;一批批党员干部来了,这里是他们直观生动的党课课堂;一批又一批游客来了,他们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红色文化。2010年,为纪念宛旦平烈士诞辰110周年、牺牲80周年,谢志民又多方筹资180多万元,在新宁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一侧,修建了占地2600多平方米的宛旦平烈士广场,并铸造了宛旦平铜像,供参观者瞻仰凭吊。2013年,通过谢志民的努力,争取到民政资金400万元,增设了新宁烈士纪念碑工程。

  如今,新宁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屹立在滔滔的夫夷江之滨,这里成为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景区,让五湖四海的人民前来瞻仰凭吊,已先后接待了16多万人次前来参观。为了修建新宁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谢志民几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以及这几年做生意挣的钱。由于是免费开放,不但没有收入,而且每年还要掏钱用于维护、接待等各项开支,但他从不后悔。“看到这么多人前来参观凭吊,后人追寻先烈足迹受到启迪,我觉得我的付出和投入是值得的!”谢志民欣喜地说。

  人物档案

(责任编辑:admin)
图片推荐
  网站介绍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9 爱镇安_镇安在线_镇安县门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