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 杨佩颖)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每个家长的愿望。然而,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让这个愿望多多少少都被打了折扣。 11月24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教育部还将严查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 “严禁小学以各种名义进行选拔性入学考试,一年级要严格实行‘零起点’的教学,教学进度不得提前,解除家长‘怕跟不上’的担心。”郑富芝说。 “久治不愈”的幼儿园“小学化”为何被重申数年还未根治?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调查采访了多位家长和有关专家。 幼儿园“小学化”仍普遍 早在2011年底,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要求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通知》发布后,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地方教育部门也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措施,然而,现实中,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却并未有太多改观。 (图片来自网络)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高依依把女儿安排在离家不远的一所民办幼儿园里上大班,在她看来,女儿这么小就要学这么多知识确实有点心疼。“孩子的童年应该多玩玩,但在幼儿园里,英语、拼音都要学,现在不学上小学跟不上怎么办。” “除了英语、拼音,我家孩子每天要学六七门课,晚上还要写数字。”江苏省无锡市的顾先生告诉未来网(微信号lovek618)记者,这个问题是全国性的,虽然教育部门有规定,但杜绝“小学化”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很多小学入学都要经过严格的测试,虽然现在要求就近免试入学,但想进好学校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就算幼儿园不教这些知识,家长也会给孩子报学习班的。”顾先生这样说道。 家长不领情 学校迎合需求 从本质来讲,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幼儿身心成长规律,着重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但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的政策却很难得到家长们的支持。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普遍望子成龙心切,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近些年来,应试教育压力层层下移,再加上有利益驱动,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被套上了重重“枷锁”。对孩子进行拼音、算术、外语等“小学化”内容教学,已然成了幼儿教育的通病。 “现在小学教授的知识都很浅,一周一节外语课,10以内的加减运算一笔带过,如果大班不学,到了小学根本没办法跟上。”北京市丰台区的孟先生在接受未来网(微信号lovek618)记者采访时说,在孩子上大班时孟先生就给他报了英语辅导班,如今孩子刚上一年级,和其他没有参加过英语辅导班的同学比起来,已经会用英语流利的与人交流,让他颇为骄傲。 “虽然现在入学没有考试,但是孩子的表现在老师心理都有印象分,跟不上就得经常被老师喊话。”孟先生说。 记者调查发现,与孟先生存在同样困惑的家长不在少数,为了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他们不仅希望孩子提前接触各种课程的学习,在家里也经常会让孩子背诵诗词,学习英语单词。 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上幼儿园大班的年龄就应该学习更多的知识,不能纯粹的以做游戏为主。家长就会要求幼儿园教授孩子们学习一些知识,在家长的压力下幼儿园就会迎合家长的需求,偷偷摸摸地教。有些家长甚至会让孩子从幼儿园退园,转到社会上的学前班或“小学化”教学味浓的“黑园”,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 “有些学校不教,家长跑到外面的培训机构或者自己在家教,不是一样的嘛。”天津市某幼儿园园长表示。 “教育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不是‘迎合’来的。在教育的过程的中,每个阶段会有每个阶段的侧重点,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才能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国际知名教育专家、北京克丽斯多元婴幼园园长李洁在接受未来网(微信号lovek618)记者采访时表示。 禁“小学化”不能“一刀切” 需要配套改革 “到底何为幼儿园小学化?在游戏中学习加减乘除,算不算呢?”一位幼儿园老师在接受未来网(微信号lovek618)记者采访时反问。记者调查发现,对园长和幼师来说,针对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各省市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的表述也不一样。 今年5月,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开展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通知在区县排查和幼儿园自查内容中,详细列出了幼儿园“小学化”需要注意的现象,诸如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提前教授拼音、写字、笔算等小学教育内容;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不得统一使用教材和教辅材料等。 2014年新修订的《山东省学前教育规定》明确指出,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内容,不得组织奥数培训、珠脑心算、外语、拼音、写字等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严禁虐待、歧视、恐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朝阳区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刘老师认为,小学的知识也分低中高端,在幼儿园讲高端应用题,显然是拔苗助长,但是教一些跟一年级接近的拼音字母、简单的数字,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些都没有问题。孩子有一个好的基础,让他顺利适应小学,有什么不好呢?现在很多公办幼儿园都不敢教这些,导致很多家长会到社会上给学生去报学前班,解决“幼小衔接”的问题。 李洁认为,“对幼儿园小学化应有更明确的界定,单纯的‘一刀切’并不是解决方法,关键是师幼关系应该是互动的,幼儿学习包括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两部分,只有感觉学习没有运动学习或者只有运动学习没有感觉学习,孩子长大后就会得多动症、触觉敏感等症状。” “综合情境中自主成长。”具有33年教育经验的李洁一直坚持这个理念,她认为,“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应该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早期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园长的教育观、幼师的育儿观都要改变。”她告诉记者,经过对全国十多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很多基层地区的幼儿教育很不科学,有些幼师大呼小叫,根本不是“教育”。 “不是单纯的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这是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整个教育体系配套的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王海英在接受未来网(微信号lovek618)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王海英看来,“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像是一个死循环的怪圈,家长、学校等所有牵涉进去的主体都在一个怪圈里被链条互相牵引着,而且都在加速旋转,无休无止,每个主体都等着打破链条,谁也没有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