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子隐居的寒岩洞 文化交流篇 在中国的文人身上,从来都有励志和闲情的两面。诗、茶、书法,向来是东方式闲情的典型形态。天台山是座神秀名山。除佛宗道源外,它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被赋予了灵性,有“丹丘仙茗”之称的天台山云雾茶尤甚。 随着天台宗佛教传入日、韩等国,台州与海外的文化交流也进一步频繁。寒山子诗、禅茶文化的输出与传播,用“茶叶之路”、“古诗之路”铺就了台州文化在海外的大放异彩、声名愈振。 茶禅沃土滋润海外“茶经” 江南茶祖 日韩茶源 “三伏暑天如寒秋,四季云雾泛浪头”,海拔1000多米的天台华顶山,常年云雾缭绕。峰顶南坡归云洞前,1800年前道教先师葛玄手植的33株古茶树依然生命旺盛,斑驳的树皮,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大量史料记载了葛玄在三国赤乌年间为炼丹养生在天台山种植茶树,建有茗圃。”台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琦说,这是迄今有文字可考的江南最早人工植茶之圃,葛玄也就成为迄今有文字记载的江南人工植茶第一人。 1988年,原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家扬带领专家实地考察,也证实此为进化型古茶树,是古时葛玄手植留下,于是在洞前留下石碑,刻有‘葛仙茗圃’四个大字。 从唐代开始,日本、韩国不少高僧前来大唐习佛求法,天台山的禅茶文化随之输出传播,更是香溢海外。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天台宗创始人僧人最澄登临天台山求法。次年回国时,带去了天台山茶叶和茶籽,播种在日本近江比睿山东麓日吉神社的旁边,后人称之为日吉茶园。 近江就是日本现今的滋贺县。如今日吉神社附近还矗立着一块高大的“日吉神社御茶园”石碑,这是中国茶种传至国外最早的记载。最澄归国前夕,台州刺史陆淳曾约司马吴凯等人为他设茶宴送行。 “如果说,唐代的最澄是天台山云雾茶的实际传播者,那么,有‘日本茶祖’之称的荣西则是天台山云雾茶的积极推广者。”周琦说,“荣西在天台山饮茶习俗调查基础上所著的《吃茶养生记》如今已被奉为‘日本茶经’,并奠定了现今日本茶道。” 据史料记载,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荣西禅师第二次来到天台山万年寺,留居二年五个月,其间,荣西深入万年山、石梁一带茶区,了解种茶、制茶技术和煮茶泡茶方法、茶道文化及其功效。 绍熙二年(1191年)荣西回国时,带去大量天台山茶种,一路将茶籽分种于平户、肥前、博多等地;荣西还将茶籽送给京都栂尾高山寺明惠上人,种于寺旁,现今仍立有“日本最古之茶园”碑。 周琦告诉记者,天台山的茶与茶文化不仅传到日本还传播到了朝鲜半岛。韩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三国史记》记载了新罗兴德王三年(828年),唐文宗召见遣唐使金大廉于麟德殿,并赠予天台山茶种籽,金大廉带回茶种籽,始植于韩国全罗南道地理山(今智异山),其地立有“茶始培地”之碑。 “金大廉带回的茶种在智异山附近播种并广泛传播,目前,智异山仍是韩国优质名茶的主产区。”周琦说,“1999年浙江大学茶学系韩国留学生李恩京以《中国天台山和韩国智异山茶树比较形态学的研究》为题,经三年研究,最后得出韩国智异山茶树源于天台山的结论。” “历史上曾形成一条从古老的天台山经古越国都绍兴到古明州(宁波)出海东渡的茶叶‘海上之路’,天台山传播的茶种不仅成就了世界级的名茶‘西湖龙井’,更成为日本、韩国茶叶栽培及茶道文化的源头。”原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在《浙江名茶处处香》一文中指出,道出了天台禅茶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 寒山子诗风靡日美 隔着海岸的那股“寒山热” 寒山子的诗歌,或劝善戒恶,或讥讽时态;或寄情于草木虫鱼、山水胜景;或流露看破红尘、超然物外之态。就是这种语言通俗,风格多样的诗歌。早已漂洋过海,在日本,欧美等国风靡一阵阵的“寒山热”。 而最早把寒山“带”往海外的,是在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62岁的日本僧人成寻来到天台山巡礼参拜,从国清寺僧禹珪处得到《寒山子诗一帖》。 翌年,成寻命他的弟子赖缘等五人将书籍带回日本。在成寻所著的《参天台五台山记》里,也记载了这段轶事。 这就是最早流播于日本的寒山诗版本,从此,日本寒山学研究的大幕一举揭开。此后陆续有多个版本的寒山诗集传入日本,受到相当高的推崇。在中国,只有诗本而注释本无存。但在日本,近百年来却有多种注释本流传。 除了注释、校译和评论外,寒山和寒山诗也成为日本美术作品和小说创作的热门题材。20世纪,日本又再度兴起《寒山诗集》出版热。日本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及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等地所收藏的中日《寒山子诗歌》古版本,竟达17种之多。 不仅是学术界对寒山千般喜好,日本民间对于寒山的各种传说和一切与“寒山”这个名称有点关联的事物,都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每逢农历新年,不少日本游客都会到寒山寺拜谒、听钟。 “我自遁寒岩,快活长歌笑”。鲜为人知的是,寒山子隐逸七十余载的“寒岩”,就在天台。夏日的天台县龙溪乡后岸村,荷池飘香,风光旖旎,在荷池畔抬眼望,有一段长约十里山高形险、峭壁如城嶂的山体,当地人称其为“十里铁甲龙”。就在这山岩的西北角,有一大洞,谓之“寒岩洞”。 我们沿着蜿蜒山路缓缓而上,杂草丛生,也没有路标。绕过一个山塆,眼前豁然开朗,是一个高约15米,长、宽约20米的大洞穴,洞口有四五人围聚在一座佛像前。湖北出家的释慧传师傅,痴迷“寒山文化”,在洞旁的小屋已经居住了一两年。 洞内有佛像七八座,有的是两尊并坐。释慧传说,这便是寒山与拾得。拾得是山下国清寺的僧人,与寒山情同手足,在民间被称为“和合”二仙。 看着眼前幽静的洞穴,我们不难想象,当年的寒山子戴着用桦树皮做的帽子,木屐破衲,每每于林丛野径间得句,便随便题写在松林山石上。住石床,与虎鹿为邻,与林鸟共唱山歌,吃食更是自在,“携篮采山茹,挈笼摘果归”。 也许,就是诗中这种悠游的人生态度,让寒山子诗受到海内外收获了一众“粉丝”,并影响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