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6月19日报道,辛辛苦苦为高考准备了好多年,全社会为高考也让步了好几天,到了阅卷环节总应该慎重一点,可事实不太让人省心。浙江某地参与高考阅卷的老师反映,语文阅卷速度实在太快,对学生不负责任,甚至一篇作文平均1分钟判阅完成。 高考阅卷速度太快,尤其是作文阅卷时间太短的现象早就听说过,只是很少从媒体上读到过,如今却实实在在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心中深感惊讶与遗憾。 慢工出细活。阅卷时过于追求效率,阅卷时间太短,必然使得分与客观公正脱钩,进而造成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滋生。一位阅卷老师称,阅卷时间是7天,需要完成12000份的作文试卷评阅。换算一下,平均每个小时阅卷量大约214份,每分钟阅卷3.5份,每份用时17秒。还有些“超速”老师,7天工作5天完成,每份试卷用时12秒,假如抛去休息等时间,每份作文阅卷时间仅用9秒。如此速度,莫说有无错别字、用词是否准确,就是浏览一遍,也不会读得十分真切,如此神速,得出的分数会客观公正吗? 学生十年苦读,目的是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家长夙夜忧叹,也不过是为了孩子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并且整个社会在高考期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保证高考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可是没想到的是,在高考过程的最后一环——阅卷上,却出现了因片面追求效率而影响客观公正的现象,颇有些虎头蛇尾、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做派。如此“前紧后松”,让之前的埋头苦读、严格高考考场纪律等等做法统统失去了意义。 面对芸芸考生,一分之差就会令考生与心仪的学校擦肩而过。每每查询高考成绩之时,也是考生与家长最害怕最担心的时刻,如果因为平时努力程度不够或者考试临场发挥不佳而导致成绩不好,考生及家长还能够接受,但是如果因为阅卷老师的不负责任而导致成绩下滑,最让人难以接受。况且目前考生查卷相当麻烦,除了分数与本人预期差别巨大才去查卷,其他情况就只好吃哑巴亏了。因此,即便只从良心上来讲,也不能在阅卷上追求所谓“效率”。 当然,阅卷老师之所以快速阅卷,与工作量太大而限定的阅卷时间太短有关。那么,就要问一句:高考阅卷有必要那么快吗?以前高考是7月初考试,7月底公布成绩,8月初录取,并未影响大学录取,现在高考时间提前了,给阅卷留出了更多的时间,为什么还要马不停蹄地赶时间?退一步说,即便赶时间,为什么不增加阅卷老师的人数,降低每个人的工作量,让老师们仔仔细细地来阅卷呢?效率不能不要,可是效率必须是建立在阅卷质量之上的,倘若阅卷质量打了折扣,这样的效率还有什么意义? 笔者之见,高考阅卷速度应该慢下来。一者不要追求阅卷效率,要延长阅卷天数;二者增加阅卷老师的人数,减低每位阅卷老师的工作量;三者简化查卷渠道,在保证公正、透明的基础上,允许考生查卷;四者对于阅卷出现差错的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并且永远剥夺其以后高考阅卷的资格。 稿源:荆楚网 作者:曲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