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济南警方在高考考场一举将18名学生替考考生抓获,组织者王某也被当场控制。这些“枪手”都是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他们伪造考生准考证,事先准备指模,开考后冒充考生进入考场。(6月8日新华网) 当全社会都在关注高考时,这样一条新闻让很多为高考奋斗努力的学子及其他们的亲人感到愤慨,本应是一场最公平的选拔,近千万的学子和他们的家人期盼着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但是就是这样的一场严肃的考试仍有人在舞弊。 历年来,高考舞弊并非个案,但以案论案治标不治本。固此,笔者无意于随波笔伐18名枪手,不是同情,而是想指出舞弊案中,有比他们更值得我们去深挖的链条。18名枪手都是大学生,想必他们不会不知道替考是违法的,但是为何还要铤而走险?以后三年的学费确实是个不小的诱饵,甚至还有佣金更多的案例,那么这些雇人的“老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们是否坚信“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国的法律是否规定了这些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规定了是否可以执行? 在社会看来,18名枪手之所以铤而走险,怕是因为他们自己认为并不危险。现在高考为防止舞弊,从技术上做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身份证是我们可以最先想到的。考生照片早在考试两个多月前就被采集到考试中心,由考生所在高中负责;考生入考场时监考老师要根据考试中心提供的考生信息表核对考生和考生携带的身份证、准考生上的照片及身份证号。无论是监考老师的放水,还是之前考生所在高校在采集照片时就把考生换成枪手,这个背后都隐藏了教育部门的违法行为。 对于舞弊的严惩绝非小题大做,因为它给整个社会所带来的不公平侵蚀着整个民族的诚信之堤。除了改变人生命运的高考存在舞弊,我们恐怕还会见闻驾照考试的舞弊,大学期末考试的舞弊,职称考试的舞弊,学术论文的舞弊。看似舞弊并不危害到笔者和各位读者的利益,但是我们细想一下,如果任其发展,那么我们会看到花钱就可以上好大学的不公平会让多少人丢失学习的动力,花钱就可以买到驾照的不公平会让交通事故频发,大学期末考试舞弊的不公平会让大学生不学无术,职称考试舞弊和学术论文的舞弊的不公平会让庸人执掌权利。毫不夸张的说,舞弊带来的不公平将会危害整个国家的秩序,会消减国民公平竞争的奋斗精神,为此严肃考风考纪是从根基上保证一个国家的公平之堤不溃。 稿源:荆楚网 作者:夏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