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周的紧张阅卷,宁夏首届小学生综合素质“全能王”大赛落下帷幕。随着获奖情况的出炉,大赛关注度不断升温。 ●成功打造本土竞赛品牌 首届小学生综合素质“全能王”大赛是宁夏志鸿教育研究所、宁夏普天下教育集团和银川晚报联手打造的实验性比赛,但让主办方意想不到的是,本次大赛的社会参与度很高。最终,有3996名来自全区各地(市)县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了比赛,地域之广,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始料未及的。 而近日,记者在学校周边随机采访时发现,小学生综合素质“全能王”大赛已经具有了自身的品牌效应,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开始关注其影响。26日中午,在唐徕回民小学门口,大赛获奖结果被家长们热议着。“我女儿参加了比赛,得了一个优秀奖,孩子比赛完,才发现平时的积累还是不扎实。”许女士说。 ●语文素养较欠缺 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主办方专门邀请了第三方来完成阅卷工作,并对结果进行了三遍复核。而阅卷过程中,学生们在学习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 参与语文阅卷的齐老师告诉记者:“从试卷整体来看,学生的汉字书写仍然不够规范。今年的小升初政策做出了调整,大部分学生都要通过面谈才能进入三所民办学校,而面谈过程除了注重语言表达之外,如果还有自荐信环节,可能也会是一个参考标准。学生只有在书写上多下功夫,才能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小学阶段,扎实的书写基本功也将为初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语文素养欠缺也是不少学生显露出来的问题,“在作文中,学生喜欢用空而大的形容词,但对于语言、动作、环境的细节描写却很缺乏,词汇量也不够大。”齐老师说,这从侧面体现出现在学生的文学积累还远远不够,读书少是直接原因。在中高考语文分值不断增加的大趋势下,多读好书,提高文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优质教育资源更多了 众所周知,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在着力打造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虽然对于目前的教育环境来讲,距离实现这一梦想还有些距离,但本次大赛的获奖结果却让不少老师和家长看到了希望。家长王丽说,没想到金凤区、西夏区的一些学校的学生获奖人数那么多,其实在另一个方面也提醒家长,不要一味地盯着名校,想方设法去择校。 金凤区三小六年级的马老师看到报纸上刊登的获奖名单后非常欣喜,因为除了博文小学、实验小学和银川二十一小这几所学校外,其它一些学校成绩也很理想。“兴庆区回民二小、金凤区回民一小、金凤区三小、西夏区九小有一大批学生获奖,充分说明很多小学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并不比一些名校差,反而有赶超之势。”齐老师对记者说。 ●社会第三方评价体系初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大赛也是国家教育部门所提倡的“对教育引入第三方评价”的初次尝试,以便家长更客观的评判。一直以来,在教育评价工作中,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而第三方机构的介入,能更好地促进评价机制的客观公正。 “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早就引入了第三方评价机制,对于教育的良性发展效果非常显著。虽说大赛不一定完全说明问题,但评价体系所需要达到的效果已经初见端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冯新瑞分析。 针对此次大赛所取得的成效,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组委会将坚持把大赛举办下去,使之更科学化、规范化,试卷也会增加更多百科知识类型的题目,为了保证比赛公开公正和透明化,组委会还计划成立家长委员会,对比赛工作进行协助和监督。 本报记者 赵月婷 原标题 [综合素质“全能王”大赛收官] 以上内容来自:银川晚报 [责任编辑:yfs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