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今年,本市“幼升小”和“小升初”首次全部采用网上统一服务系统,全面取消共建,各学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招生计划。 两套入学系统同时开设 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今年,本市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原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为促进公平,今年“幼升小”和“小升初”在技术手段上进行改进,将首次启用两个网上统一入学服务系统。 “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名学生的入学途径和方式将有全程记录,这种记录把每一个孩子按照升学规则应该到达的点都做了明确标注,可以限制学生无序地跨片流动,是确保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和机制的保障。”李奕解释。 从去年9月开始,教育部在全国推行电子学籍系统,一生一号,每个孩子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个固定的学籍号,并实时联网,既有利于学生跨省转学,也有利于教育部对宏观资源的整体调控。今年本市即将启动的两套入学系统,是把前期采集到的信息和入学过程进行对接,入学到位后,直接与学籍系统对接。以往的操作程序是入学工作完成后,由学校整理学籍,手动录入。现在,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学生在信息采集的初始阶段和后面的建立学籍阶段完全一一对应,所有环节可监控和查询。各区县要公布学校的服务片区。 信息采集至5月31日 “幼升小”和“小升初”两套入学服务系统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启动,信息采集时间到5月31日。下周,市教委将向社会发布具体操作办法。 今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将有一个公众服务的门户,上有市、区县的相关政策咨询服务信息以及各区县辖区内的中小学信息,家长可通过电脑和手机访问。 凡年满6周岁(200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均须按区县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免试就近入学。如果学生年龄不满6周岁,其信息无法录入。超龄学生信息可以录入,但如果超过一年以上的,需要家长提供相应说明。据悉,小学生信息采集只有惟一一次机会,或者在居住地,或者在户籍所在地,只能二选一。 根据预测,今年小学入学人数将在去年17万余人的基础上再增加1万至2万人。 实行严格计划管理 与中招和高招有明确的招生计划不同,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在分布范围等方面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不可能形成数量上一一对应的关系。为此,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实施严格的计划管理,将招生计划和入学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 每所学校按照计划招生,不能随意调整。李奕举例说,某学校招生计划报来的是300人,招生系统中就不可能输入进301个学生,这300人的招生计划按照就近是多少、其它入学方式是多少,都要按严格的计划管理。管理权在各区县,市教委实行备案制。如果要调整计划,各区县需要先进行审批,然后报市教委备案。 全面取消共建入学方式 共建入学方式是基础教育系统与一些需要服务保障的单位之间建立的一种入学关系。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增加,特别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投入的增加,共建入学方式已没有存在的必要。 李奕表示,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投入从办学条件到课程课时、到老师的绩效工资,总体都有保障。所以,已没有必要通过相互解决困难来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补充,时代赋予共建的意义已经完成。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