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Q:如今,各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何教育孩子懂得自我保护,又不至于觉得处处是坏人,到处充满危险?学校和家长如何把握这个度? A:安全是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自有人类存在开始就有安全问题。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的本能,只是缺些自我保护方法和能力而已。 作为学校有义务和责任宣传安全知识和训练学生的安全保护能力。聘请具有安全资质的警官、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教练等在适当的机会给学生进行沟通、讲座、游戏训练和社会实践等,确信正能量,尊重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中敬重生命、明白危险、懂得保护和学会自救方法。另外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力量,在班会、晨会课和学科教学渗透、校本教材、媒体网络资源中让学生多方位体会、体验与懂得安全相关知识。 同时,“安全”教育忌过度。“狼”喊多了,就麻木了“防狼”的意识。如果学校在墙面文化最显眼的位置张贴夸大安全的巨幅标语;如果学校因为要“警校共建”而整天把各路“警官”弄到学生面前“说教”,是保护学生?还是恐吓学生? 同理,家长也如此,不可一看到安全事件,就表现得紧张兮兮,并将这种“恐怖氛围”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充满茫然。安全固然重要,但我们给学生更多是安全防范方法的教育。如果一有点什么事情,就让孩子这个不许做、那个地方不许去、或者哪些游戏不能玩,可能会导致孩子感觉社会处处危险、处处阴暗,没有阳光的心态和正能量的存在。“安全教育”要适度,否则会变成“危险教育”。 (深圳市名教师 塘朗小学副校长 江长冰 解答) 原标题 [安全教育 忌制造 “恐怖气氛”] 以上内容来自:深圳晚报 [责任编辑:yfs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