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500多人的小村,因为喜欢读书,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成为大学生,其中清华、北大博士生各一人,硕士研究生 10余人,本科以上60来人……
书香弥漫郝寨村 百名学子“跃龙门”
山东省东明县城北3公里处的城关办事处郝寨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但就是这个500多人的小村,因为喜欢读书,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成为大学生,仅专科以上大学生就有近百人。其中清华、北大博士生各一人,硕士研究生10余人,本科以上60来人。
肚子可以挨饿,精神不能空虚
“郝寨村的碱,郝寨村的盐,郝寨村家家户户度荒年。”一听这个顺口溜,就知道郝寨村曾经的贫穷与辛酸。在郝寨村走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家里就是再穷,村里的大人孩子都没有放弃读书。”在众多的大学生中,我们找到了张怀昌。据说,因为家境贫困,他从上学开始,就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他的学费、生活费等都是想方设法自筹的,筹不到时就只好饿着肚子上学。但不管多么穷,张怀昌都对读书抱有极大的兴趣,他说:“肚子可以挨饿,但精神不能空虚。多读书、读好书是我最大的乐趣。”
高考时,张怀昌自知高昂的学费负担不起,于是拿上家里借到的仅19元钱,踏上了北上的路。在老师的帮助下,张怀昌在北师大找到了一份报纸校对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勤奋读书,在这里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本科、硕士的学习。
多个家庭有两个以上大学生
像张怀昌这样能吃苦的有志青年,在郝寨村并不少见。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张怀昌一样青年的激励下,村里一拨又一拨青年才俊奋发读书,努力拼搏。近10年里,全村考上大学的一年比一年多。有些家庭,兄弟姐妹先后双双考上大学,甚至有一家多人相继考上大学的,崔建伟、崔建英、崔胜伟弟兄3人就是如此,在当地传为佳话。
崔忠娃没上过学,不识字,但他立志让自己的孩子读书上学。儿子崔庆伟中国林业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3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读博士,现毕业留校,成为郝寨村第一个博士生。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张海华,也通过读书途径,成为北京大学的博士生。
在村里从教30多年的鲍德明老人讲,对郝寨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喜欢学习,爱好读书,不怕吃苦,有刻苦耐劳的韧劲和精神。
“耕读人家”成幸福生活标准
提起孩子读书,许多家长引以为荣,说孩子经常放学后一边干活一边读书,烟熏火燎的厨房成了书房,孩子们一手帮大人烧火做饭,一手拿着书本高声朗读。
在那个穷苦的年月里,村民们始终有一种信仰,就是以读书为荣。他们常以是否有读书人评说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地位。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村里人读书蔚然成风,“耕读人家”成为幸福生活的标准,人们都享受着读书带来的快乐。
村中间有一座庙,名叫灵光寺,敬着的神灵虽然不是孔子,但也与读书有关。据老人讲,这是当时一位远方的文化人给起的名字。多少年来,村里传承着这样一种村风,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都会请识文断字的文化人主持、记账、招待客人,并以此彰显自己在村里的地位。
近几年,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多数家庭建起了自家的书房,置办了书橱、书桌、书柜等,不少家庭还添置了电脑,在网络上学习、读书成为一种新时尚。读书已经成为郝寨村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精神上重要的寄托。
郝寨村不仅学风好,村风也正。村支部书记张雨忠说,这些年,村里没有发生过盗窃、赌博、打架等歪风邪气。村民也不再把读书当作“跳龙门”的唯一出路,更多的则是丰富知识,充实生活,圆一个“读书的梦想”。
王恩标 孙培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