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孙琦子 4月11日下午,BFA会场已经空旷了许多。小夏依然站在主会场入口前,长身而立,面带微笑。她是博鳌会议的礼仪志愿者。 小夏是海口经济学院空乘专业大二的学生,这是她第二次来博鳌论坛当志愿者。第一次来当志愿者的时候,她的想法很简单:"当志愿者就有机会见到领导人,还有很多别的名人,而且这个论坛这么有名,如果能在这个论坛上成为优秀志愿者,那对我来说也是很大的荣誉。" 但是小夏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见到很多政商名流。她们每个小时会换一次班,每天工作时间五个小时左右。"我是学校礼仪队的,以前就经过很多礼仪训练,每天站四五个小时倒是不成问题。" 第二次来到博鳌论坛,小夏更在意的是志愿经历可以加学分。"博鳌论坛和我们学校有合作,只要在博鳌论坛当志愿者就可以加4到6个学分,评奖学金的时候,一个学分都差好几个名次呢。 小夏只是论坛上几百名学生志愿者的一员,也是论坛结束后比媒体记者更晚撤离的人。新闻中心的志愿者是最晚下班的,只要还有记者在,她们就得继续工作,哪怕已经是深夜12点。 "从4月4日一直到4月14日都是她们的服务时间,而这些天的工作一共能拿到两三百元的补助。"组委会给志愿者的补助肯定比这个多,但是学校估计会留一些。"不过小夏也不在乎这个,"重要的还是经历,当然最好还有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