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镇安-镇安县主流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 镇安概况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合肥工业大学引导鼓励在校本科生参与实际科研

2014-04-07 10:32 | 来源: 网络整理 |
我要分享

  合肥工业大学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科研,本科生科研实验参与率超过50%——

真刀真枪锤炼真功夫

  合肥工业大学引导、鼓励在校生参与实际科研,鼓励专业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使该校本科生科研和创新实验参与率超过50%。

  4个小时就可以充满电,最高时速可达136公里……合肥工业大学“云电”车队由学生自行设计制造的纯电动方程式赛车——电动F1,凭借强劲稳定的动力系统和轻便高效的传动系统,在今年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取得了电动车组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仅次于德国斯图加特电车队。

  这款电动赛车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调试改进,全都是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学院的在校生独立完成的,整个流程就和企业开发一款新车一样。

  这是合肥工大创新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果之一。多年来,该校顺应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需要,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在科研项目里得真知

  食品安全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需要专业的检测仪器,只能由专业的检验检疫部门进行,检测成本昂贵、耗时长。该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研究生梅占龙,在导师的指导下研发出的增敏型试纸条,灵敏度高、稳定性强,既能检测食品中的安全危害因子又能检测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成本很低,不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完全可以在普通家庭中推广使用。

  在读期间,梅占龙围绕食品安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篇,并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科技作品荣获安徽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3年8月,梅占龙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在合肥工大,像梅占龙一样进入导师课题参与实际科研项目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研究生的必修课。学校在优化课程体系,着重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实践教育环节,引导、鼓励在校生参与实际科研,切实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同时,学校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将课堂教学、课外辅助教学、教师科研、网络教学和实践环节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建立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力为目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师科研实践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实践,丰富了课堂内容,并将学科前沿引入到课堂教学,拓展了学生视野,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引导本科生通过创新实验等方式参加课题。

  近年来,该校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新实验的积极性高涨,参与率超过50%。

  在产研一线上练本领

  2014年的元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101)班学生马贤峰过得特别充实,在石济铁路客运专线济南黄河公铁两用桥工程现场,马贤峰和他的同学们与项目组的正式员工一样,投身于大桥建设。

  “修建主桥,需要高强螺栓总共778552套,总重954886公斤。”这是马贤峰20多天企业实地学习的成果。为了这个成果,他在近700张图纸里泡了20多天。

  这不是马贤峰第一次在施工现场学习。按照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他已经在合肥新桥机场、高速公路检测中心等多个重点工程现场进行了学习。

  如何让学生从外行变成内行,得到企业产业界的真正认可,是合肥工业大学多年来在人才培养上坚持的目标。作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该校现有11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和1个博士研究生专业进入培养计划。学校以卓越计划专业为依托,探索建立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机制。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该校深化“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广泛合作,建设了一大批实习基地,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培养人才关系。目前,学校已获批3个校企合作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成210个校外实习基地,一大批在校生活跃在企业行业研发生产一线。

  在创新创业中长才干

  作为第一批本科就进入合肥工大创新实验班的学生,秦海春和其他队友从大二开始就不断对智能轮椅进行改进,成功设计出了“卧居智能轮椅”。“中国正在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老人会因行动不便影响生活。”秦海春介绍说,老人大多行动能力比较差,儿女不能时刻陪伴左右,这种新型多功能轮椅,正是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行走障碍而发明的。目前,这支学生团队已经注册公司,致力于卧居智能轮椅的进一步开发和产业化。

  合肥工大以培养工程科技人才为己任,其工科特色和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7年,学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试办了“机电教改实验班”。2010年,学校成立创新学院,并启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学校实施“英才计划”,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上海杰士杰新材料集团等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创新,培养新型科技领军人才。

  学校构建了国家、省、校、院四级学科竞赛体系,为培养、锻炼、提高和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供了平台,在全校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每年,近千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项目,参与人数每年达6000人。2010年以来,大学生学科竞赛省级以上获奖1973项,其中国家级1446项。(通讯员 周慧 记者 俞路石)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7日第3版

(责任编辑:admin)
图片推荐
  网站介绍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9 爱镇安_镇安在线_镇安县门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