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镇安-镇安县主流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 镇安概况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洗洗睡吧,别“误读”了公务员分类改革

2014-04-07 10:26 | 来源: 网络整理 |
我要分享

  4月6日,《华商报》发表“观察”:《被“提升待遇”误读的公务员分类改革》。公务员分类改革怎么会被“误读”?文章开头引用了来自《新华每日电讯》4月4日的消息:“国家有关部门正制定《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一旦实施,公务员挤破头也要争当领导的局面将得以改善。换句话讲,基层公务员即使当不上处级领导,也有可能享受处级干部的待遇。”

  如果想经过“观察”,然后给“误读”纠错,但这样的先入为主只能用“欲擒故纵”来理解了。在人们还不知如何“分类”,如何“管理”的懵懂下,已经有了“一旦实施,基层公务员即使当不上处级领导,也有可能享受处级干部的待遇”的“预告”,若要人们不把这种“改革”理解成“提升待遇”,除非现在的处级干部待遇,已经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了。

  老百姓对改革的认识和理解,或许还停留在产生了无数下岗工人的年代。因此,对有关公务员的改革,必定会“一提到待遇,很多人就认为,公务员分类改革是为了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管理效能、改进公共服务,而不是为了借机给公务员增福利、涨工资”;进而有人担心“公务员分类改革会不会走形、变味?会不会异化为公务员自谋福利乃至‘权力自肥’?”而“基层公务员即使当不上处级领导,也有可能享受处级干部的待遇”,作为公务员分类改革的“基调”,对这支“歌”的主旋律,大致也能哼得出来了。

  那么,究竟是人们误读了公务员分类改革,还是有关“改革”的种种迹象,似乎在反复印证人们对借改革自谋福利乃至权力自肥的担忧?

  在公务员分类改革中先行一步的深圳,试点公务员分类改革后的几年内,4万多名公务员中聘任制超过了3200名,但无一人被解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如果分类后考核走过场,那么按照《劳动合同法》,很多聘任制的公务员就很容易拿到无固定期限合同,又会变成“铁饭碗”。不仅如此,这个“铁饭碗”还有望成为享受处级干部待遇的“金饭碗”。

  如果说人们对公务员分类改革的“误读”,是被公务员的“油水”闪花了眼睛,那么,对借改革自谋福利乃至权力自肥的担忧,应该是有现实基础的。这种担忧就如竹立家教授指出的“公务员改革的一些主导者,他们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而事实已经证明,既得利益集团是改革的最大阻力。在权力寻租都司空见惯的官场腐败下,权力自肥可能已经算作相对“合法”的官场积弊了。

  当然,从理论上看,公务员分类改革,如果按照设计初衷,必然有其积极意义。但是,无论深圳3200名聘任制公务员,几年来无一人被解聘,还是改革未见端倪,“享受处级干部的待遇”已经煞有介事,这让人们如何在“误读”中求正解?谁来把这个已经“油水四溅”,而声称“不肥”东西解释清楚?

  因此,只有在看到大批下岗工人才了解“改革”的人们,还是洗洗睡吧,别“误读”了人家“公务员分类改革”。尽管国家大政方针的初衷是好的,但期望既得利益者在改革中“革”自己的“命”,恐怕“路漫漫而修远兮”。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图片推荐
  网站介绍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9 爱镇安_镇安在线_镇安县门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