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2013年“感动南通·教育人物(群体)”颁奖。他们或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师,或为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优秀学子,或为心系教育、助学兴学的社会人士。他们,以行动绽放出人性的光辉,让人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许小燕,守护残障天使 “小荧是一名重听孩子,8岁入学,没有任何学习基础。怎么办?我先带着她认识校园各个场所,并用形象的手势与她交流,往往一个简单的手势要教几十遍……” 海安县特殊教育学校许小燕,从教20年,用爱心、耐心和超常努力守护残障天使。残障学生来自全县各地,刚入学时只有七八岁,自理能力较差,许老师就到学生宿舍帮他们整理衣被,把他们换下的脏衣脏鞋和床单被套带回家洗干净、缝补好。学生病了,她就带他们去医院看病,像对自己孩子一样精心照顾。遇上节假日,有住校生不能回家,她就带上水果、糕点到学校看望他们,或把学生接回家里。 为了帮助小荧进行语言训练,许小燕用皱纹纸折出美丽的玫瑰花,在花儿上洒上香水让她闻,训练她吸气;跟她一起玩吹气球的游戏,训练她正确地呼气;发音口型不对,买来小镜子,让她照着镜子模仿口型……“当我第一次听到小荧极其认真地、用模糊不清的声音喊我‘许老师’时,那是多么美妙的声音! ”工作在特教战线,许小燕无怨无悔。 张翊翔,情暖伊犁河 “如果要问,三年援疆最大的损失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亲情,南通伊犁相隔万里,一年仅有几次来回。如果要问收获是什么,太多太多,有友情,有快乐,还有自身的成长。 ”市启秀中学副校长张翊翔,援疆三年,像一株顽强的“左公柳”,为边疆教育作出特殊的贡献。 作为第七批援疆教师,张翊翔2010年12月到伊宁县支教,接手了一个公认的基础欠佳的高三文科班。一个学期后的2011年高考,这个班45名学生有27人考上二本以上高校,创造了伊宁县二中文科班历年来的最佳成绩。 三年来,张翊翔和团队老师一直致力于做好一件事:为边疆培养“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他倡议发起的联合教研活动,曾吸引伊犁河谷8县2市400多名骨干教师争相参与。在“把‘南通中学’办进伊宁,让伊宁教学融入‘南通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张翊翔会同南通援疆老师,根据当地实际,独创“立足一个班级,示范一个学科,引领一个年级,带动一所学校,影响一个区域”的教育援疆模式,受到央视关注。 小黄周,捐髓救母 “妈妈病了,我跟她最亲,我要用我的骨髓回报妈妈。 ”颁奖仪式上,如皋江安小学学生黄周深情演绎了他与爸爸、妈妈的心灵对白。 2013年1月,黄周的妈妈被查出患有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医院几经寻找,都没有找到适配的骨髓供体。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年仅9岁的黄周毅然拨通了爸爸的电话,主动要求为妈妈捐骨髓。 回到学校的小黄周依旧积极阳光,在缺课一个月的情况下仍取得期末考试班级最高分的好成绩,还将自己的零花钱用来助残献爱心,并担当起“环保宣传员”,走进社区参加环保宣传活动。“我要像爸爸一样,好学上进;像妈妈一样,踏实、认真……”这位勇于担当的小男子汉坚信,有梦就有希望,有爱就有未来。 记者 沈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