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运兴当工人时的工作照。 徐运兴当公务员时的工作照。 王爱晶当工人时的工作照。 王爱晶当警察时的工作照。 编者按 从优秀工人中,尤其是从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中选拔公务员,广东省的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国考机制的创新,也是为外来务工人员搭建了另一条成长的快车道。而由此选拔出来的公务员,如能及时反映基层职工、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诉求,有助于推动民主,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出台。 三年之中,脱下工装,岗位变了,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记者走访了部分入职时间较长的“工人公务员”,记录了他们的人生变迁。而这些“工人公务员”,在用自己踏实肯干的作风得到单位的好评时,更得到了基层群众的认可。 事实上,此后其他一些地方也有类似举动,比如陕西也已经拿出一定比例的公务员岗位,从农民工中选拔优秀者,以期在未来,从工人中选拔出的公务员能在公务员队伍中占据一席之地。在为公务员队伍来源和构成的变化,特别是来自于生产一线的公务员不断增加而欣喜之余,希望他们自身能在崭新舞台上尽快适应角色,不负职工的期许和信任,为他们的意见表达和权益维护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在广东省,有这样一批“特殊”的公务员,他们是从工人中专门选拔而来。2010年,广东省大胆创新公务员考录机制,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的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中选拔50名基层公务员,开“工人公务员”先河。 这项改革始终没有停止,“工人公务员”的队伍正在扩大。2011年,选拔对象扩大到本地、外地优秀工人农民,人数增加到250名,而学历门槛也随之降低,仅要求高中(中专、中技)及以上学历。2012年,2013年,这项招录一直被坚持,以广州市为例,2013年招考的34个职位,包括公安分局公务员、街道办公务员、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职员等,从事的都是与外来工管理相关的事务,发挥优秀外来工来自于基层,对外来工群体较为了解的优势。 如今,三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从一线工人中的佼佼者变身服务基层的公务员,他们已经在全新的岗位上开始自己另一种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