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学习经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在我们这八个字的后面四个字里面,就是要“识体达用”——识大体,通运用。用现在更加被大家熟悉的中国字来讲,就是“安身立命”。“安身”就是识大体,身和体,这两个字原来就是这样连在一起的。“安身”就是知道你自己是谁,“立命”就是知道自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为什么安身立命这个目的非要通过读经学史达到?要安什么样的身,立什么样的命?关于这个识大体的问题,我们有两条主张。第一,做中国人,做好中国人。第二,通过读中西经典自觉地做中国人,更确切地说是做一个堂堂正正、自觉自信、高贵明达的中国人。 但是对于这两点马上就会有人提出批评。很多知识分子听到我刚刚说的这两条主张,肯定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冒出这些批评的概念。第一个就是:“为什么要做中国人?”很多人就认为做中国人不是天经地义的,“我首先是个人嘛,其次才是个中国人”,有很多可爱的人道主义者都是这样来想问题的。就是说做中国人不是确定无疑的,而是大可质疑的,而且很多人的最高理想实际上就是不做中国人。做哪国人我们不管,反正就是不要做中国人。第二条,有很多先生同意我前面说的那一个主张,认为要做中国人,而且要做好中国人。但是为什么要读经典?读中国传统的旧书不是让中国积贫积弱了几千年吗?它恰恰是妨碍我们做好中国人。大概就是这两条最基本的主张。 那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两条主张里面的逻辑是不是有问题。我们对这些振振有辞、理直气壮、义正词严的这些主张,最好不要当一个教条接受下来,因为它是有论证的,既然要说服你,摆出论据来,那么我们就要考察一下你这个论证是不是合适。在考察刚才那两条主张之前,我先考察一下和这两条主张共享一个思维方式的最新的反驳论据,就是:“你有什么资格来决定我应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现在作为教师和大家说你们现在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马上就会有这第三条论点,就是说:“我受什么教育是我个人的事,我个人的事应该基于我的自由选择,所以你给我安排这个书单是强加于我,我是可以不接受的。”在去年关于读经运动的辩论里面,那些认为读经运动耽误了自由主义伟大事业的知识分子抛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论证。我有幸在一些会议上也碰到过持这种立场的人。实际上这个论证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甚至是一些小孩子都(受它影响)。有些小孩子就会说:“爸爸妈妈,你们干吗要把我生出来?生我的时候有没有征得我得同意?”这个思维方式和刚才那个思维方式实际是一样的,就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通过我的同意才能做,否则就是侵犯我的自由,是不是?如此说来还有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说“爸爸妈妈,生我这件事算我原谅你们。干吗要教我中国话?你们俩人一天到晚在我身边说中国话,弄得我母语就是中国话,这个又没征得我的同意。还有你们教我直立行走也没征得我的同意。”你们都知道教直立行走孩子肯定是不情愿的,要哭要喊,所以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恐怕不是要通过你自由选择,恰恰是带给你生命、基本教养、基本心理人格的长辈给你的,就这么给你的,他给你不是害你。如果让你自由选择,把你生下来,其它什么都不管你,那你成什么了?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但是所有的权利都保持着,这是什么东西?这个难道是可爱的自由主义者们的理想人格?所以我觉得,这个论证可能有一些问题。刚才那个是一些细论,归根结底他们是说:“你们要给我们的教育,代表我们文化传统的教育,中国人基本的东西,没有经过我同意,我也许经过自由选择不同意,所以我不原意接受。”这种想法把传统看成你可以要可以不要的一件衣服,但是实际上传统不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