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消费需求会越来越低,财富管理需求会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财富累积,高净值客户人群基数也在慢慢扩大。基于这样的判断,各家银行纷纷加大对私人银行业务的投入力度,将其看做未来重要的盈利增长点。截至2013年底,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农业银行(601288)和招商银行(600036)4家银行的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均突破了5000亿元人民币。
但记者梳理国内主要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时发现,各家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规模虽然出现明显增长,但收入占比银行整体营收规模依然偏低。
盈利考量难题
进入4月份,国内上市银行2013年业绩报告的披露已接近尾声。从已经公布的数据看,利润增速下滑、不良贷款上升成为众多银行在2014年要面对的难题。毕竟,在利率市场化大趋势下,息差收窄不可逆转,寻找新的盈利点已经迫在眉睫。业内人士分析,不少银行管理层已将私人银行业务看做一个理想的突破口。因为从欧美一些私人银行的经验看,年均盈利增长可以达到30%左右,对于国内银行来讲,这一速度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
某国有银行天津地区私人银行部负责人李先生告诉新金融记者,“私人银行肯定是挣钱的,难的是如何统计私人银行带来的盈利。”不难理解,私人银行客户一般都是银行高净值客户,其门槛多是“可用于投资的资金需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这笔资金即便是放到银行当存款,银行靠赚取利差也是有收益的。据记者了解,前两年部分银行在制定年度存款任务时,也会要求私人银行完成相应额度。
“但现在没有哪个银行会这么做,一是浪费资源,二是留不住客户。”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刘先生告诉新金融记者,私人银行在业务上一般是考量客户带来的“综合化收入”,也就是客户购买银行服务(主要是产品手续费及佣金)所支付的手续费。但这些也很难准确衡量私人银行给银行带来的收益,比如私人银行客户大多是中小企业主,他们除了个人业务,在公司层面也可以给银行带来存款业务、贷款和理财业务等等,这些利润可能不会都表现在私人银行的盈利账面上。
据新金融记者统计,截至4月11日,在12份已公布的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中,仅2家银行就私人银行盈利状况进行了阐述。据中国银行年报披露,其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在2013年实现了超过70%的增长,但具体盈利数据并未对外公开。民生银行(600016)公布的数据则相对十分具体,其公告显示,2013年私人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99亿元,同比增加9.37亿元,增幅122.97%。
“银行对私人银行盈利情况披露不具体,也和银行的组织构架有关系。”一位熟悉银行业务的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国内许多银行的私人业务都被划归在零售业务条线,比如各分行私人银行行长一般由零售业务条线副行长分管,这样私人银行的收入在年报里就体现在零售业务收入中。而民生银行的私人银行采取的是事业部模式,与零售业务条线独立、平行,因此才能更直观地在年报中体现私人银行的收益状况。但对更多银行而言,未来如何准确地考量私人银行对银行盈利的贡献,依然是个不小的难题。
全面提升竞争力
现阶段,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的首要任务是冲规模,毕竟有了一定数量的客户、一定数量的资产管理规模才能在行业中有更多的话语权。据已披露的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显示,主要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和资产管理规模均呈现“跑步前进”的态势。
据新金融记者统计,从私人银行管理规模上看,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中,除建设银行(601939)没有披露具体数据,另外3家私人银行管理金融资产规模较前一年实现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