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对水质标准的认知,不是用数据来了解的,而是通过可饮用、可游泳来判断,更应以领导干部以身试水来检验。”浙江“可游泳河段”申报活动日前启动,在6月26日举行的申报活动的视频会议上,浙江省人大副主任茅临生表示。浙江要求领导干部要下河游泳给群众看,在确认为可游泳的河段里,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将组织进行横渡或畅游活动。
2013年2月,一名网友爆料称,家乡工业污染非常严重,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悬赏20万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之后,各地相继出现类似的悬赏事件。这样的情境下,领导干部敢不敢以身试水,俨然成了群众检验水质的标准。此次浙江要求领导干部下河游泳给群众看,符合公众的期待。
事实上,一地的水质好不好,河流附近的群众最有发言权。有的河流从可以淘米洗菜、洗衣灌溉,变成鱼虾绝代、不洗马桶盖,这是一个渐变的、可视可感的过程。但相关部门面对污染,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一味地推脱责任,或是以发展经济为由,袒护污染企业,这其实就是不作为,难怪群众要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治污诉求。
但仔细想想,如果治污有力,让群众看得见碧水蓝天,那还需要领导干部以身试水吗?要求领导干部下河游泳,这是进步,最起码向公众展示了政府部门治污的诚意与决心。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拿出治污的成效来。这不仅要在招商引资时把污染企业拒之门外,还应在平时加强监管执法,实行铁腕治污。如此,才能实现“人人可以下河游泳”的目标。(邵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