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吴黎明)北京时间11月20日下午,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在其拥有近327万“粉丝”的新浪微博发布了一条简短信息:“刚刚到达北京参加明天举行的第16届中欧领导人会晤。”连日来,范龙佩的微博都是围绕中欧峰会,语言也换成中文——这预示着,欧盟外交进入“中国时间”。
一年一度的中欧峰会是中欧携手绘织合作蓝图的最佳窗口。在此“中国时间”中,有着战略眼光的欧洲领导人必会思考“中国梦”这一热词,对照欧洲人熟悉的“欧洲梦”,从中找到融合贯通之处。
“欧洲梦”与“中国梦”的交汇点在哪里?
在古代,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人民和欧洲人民都在彼此遥望,想从彼此独特而深邃的文明中汲取营养与智慧。从伏尔泰到歌德,从马可·波罗的游记到弗里德里希大帝的“中国茶亭”,无不折射出欧洲人对东方文明的向往。
在当代,欧洲一体化车轮滚滚,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涌动,“欧洲梦”与“中国梦”有了更多的交汇。
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欧洲梦”与“中国梦”在发展理念上的交汇点,亦是两者最重要的共通交集之处。
欧洲一体化是为了什么?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扭转欧盟内部的发展失衡,缩小贫富差距。“中国梦”是什么?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和谐社会、“每个人都能享有人生中出彩的机会”是其重要内涵之一。
欧洲的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西之间、南北之间,东穷西富,南贫北贵。欧盟东扩以后,新老成员国之间差距进一步凸显。比如,2011年1月,保加利亚最低月工资标准只有123欧元,同期卢森堡是其14倍。
为此,欧盟采取的办法是类似于中国的“西部大开放”“中部崛起”之类的战略,让发展落后的东欧、南欧跟上来。
这从欧盟预算支出就可一目了然。2010年,欧盟总预算支出是1415亿欧元,最大的一块就是用于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占到总支出的大约45%;其次是农业,占31%;再次是乡村发展、环保和渔业,占11%。换句话说,欧盟这三根“扶贫”支柱占到其总预算“蛋糕”的87%左右。
“区域发展”让落后地区社会发展,农业补贴则让真金白银直接流入农民的口袋,乡村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长期下去,地区和贫富差距自然慢慢缩小。而这,与中国一直实施的“扶贫”计划和乡村发展计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次中欧峰会举行前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此交汇点有了新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决定》明确提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正因为如此,“城镇化建设”成为此次中欧峰会的重要议题。
锐意改革是“欧洲梦”与“中国梦”在精神层面的交汇点。
纵观战后欧洲一体化历程,欧洲人一直在改革制度设计,形成一个单一市场,实现了人员、货物、服务和金融的自由流通,激发经济活力,实现共同发展。当今世界,欧洲人表现出的这种变革魄力,或许只有东方的改革开放才能与之媲美。
拓展双方的合作领域和空间是“欧洲梦”与“中国梦”最具现实意义的交汇点。 从政治上看,中欧之间不存在尖锐的全球性战略矛盾和竞争,双方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可以一心一意谋发展。
从经济上看,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巨大的贸易往来让双方利益交织在一起,达到一荣俱荣之境地。欧洲的圣诞季一到,中国义乌的圣诞礼品出口就会猛增;而中国游客一增多,连阿尔卑斯山偏僻的农家酒店都跟着生意红火。
当前,走出欧债危机阴影的欧洲正在做“振兴梦”,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希望更多中国游客前往观光。有报告称,到2020年前,中国的境外投资可能增至1万亿美元。
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也离不开欧洲。欧盟是一个拥有5亿人口、购买力很强的大市场,欧洲的技术、品牌和供应链资源丰富,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标。
眼下的北京峰会,是新一届中国政府与欧盟领导人的首次对接,意义重大。峰会既着眼解决战略问题,力图打造中欧关系的“升级版”,也不放过解决技术问题,扫除合作道路上的障碍。
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与欧洲正站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欧洲梦”与“中国梦”必将进一步交汇,中欧合作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标题:新华国际时评:“欧洲梦”与“中国梦”的交汇 编辑:刘钊汐 来源:新华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