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网上看到一位叫奥里亚的来自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25岁姑娘。2012年她与老公刘曦喜结连理,开始了在哈尔滨的定居生活。去年新年小两口在俄罗斯度过,今年老公特地带奥里亚回家乡海拉尔过大年,但这在中国过年的滋味却让奥里亚痛并快乐着过年比上班还累,这不是矫情,而是奥里亚以亲身体验感受到中国过年的不一般。事实上,过年太累,不只是俄罗斯姑娘的感受,也是国人的心声。
几乎人人一边喊“过年累”,一边又积极参与“全民折腾运动会”。四处拜年,提议发起同学聚会;过年吃喝,酒杯一端,不仅劝酒又夹菜,似乎不把人灌醉就不够热情,不把满桌的菜吃完就怀疑菜做得不好吃,话也特多,天南地北的扯;还有的人烧钱,购买大量烟花爆竹,三十、初一、初五,按照过年习俗,放得震天响,放得乌烟瘴气,PM2.5立刻爆表,严重污染环境,影响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这样过年,怎么不累?
就拿购置年货来说,古时候少衣缺食,人们用囤积食物来表达美好期待。现在则不同,我们不仅仅衣食无忧,而且食物很是丰富。有的报纸还在延续着几十年前的报道表述:“某某公司积极筹备货源确保节日市场供应。”“某某食品公司确保货源充足。”其实,我们不是货源不充足的问题,而是企业如何抢占市场的问题。在食物如此丰富的今天,囤积食物的做法不再科学,最起码这不新鲜。
再来看看节日走亲访友。我们依然没有摆脱原来的大包小包的购买礼品,有钱就买半年闲,让我们的节日走访也尴尬了。很多礼物是不能长期保存的,有的家庭吃不了或者是用不了只能半价转手卖给二手市场。
还有不得不说的“红包之累”,这完全就是面子情结作祟。一方面给者“打肿脸充胖子”,只为面子上的好看;另一方面收者明知道礼尚往来的“江湖规则”,还不得不硬着头皮收,然后再给回去,同样是为了面子死撑着。然而很少有人会考虑到,这一给一收之间,对孩子事实上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与影响可言。
最后看看过年的主题,实际上还是吃,每天都要喝好几顿酒,吃好几顿大餐。朋友来了,亲戚来了,回老家了,孩子放假了,我们总是离不开吃,造成地极大的浪费,还吃坏了身体,春节爆棚的医院有多少不是因为海吃胡喝引发的?
实际上,过年喜欢扎堆、跟风、凑热闹、显摆,跟人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格调和品位有关,更与人对待财富、名利的态度有关,不是一时半会能够人为改变的。笔者觉得,什么时候社会上特立独行的人多了,喜欢在名利场上追逐嬉闹的人少了,办事的“潜规则”少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更大行其道了,我们就会更多地感受那种令人神往的优雅、从容与澹泊的气息。相信到那时,“过年比上班还累”的抱怨会渐渐消失,大家都能过上一个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的春节了。(李沛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