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我市气温不断攀升,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强光不仅会晒黑皮肤,还容易晒伤皮肤。长时间置身于阳光和高温下,还会导致中暑。同时,盛夏时节,蚊蝇多,细菌生长、繁殖较快,人们稍不注意饮食卫生,就会引发肠胃不适……盛夏时节,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疾病的侵扰?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区一些医院、社区门诊的医生以及部分市民,听他们说说健康度夏的“秘籍”。 “每到夏天,家里都会备一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之类的常用药,以防中暑。”7月24日,在市区崤山路石化小区,居民李阿姨向记者介绍自己的避暑防病经验。
在此居住的杨大爷告诉记者,每年夏天入伏后,他的老伴经常煮绿豆汤给全家人喝。此外,西瓜也是全家人最喜欢的消暑水果。“我们岁数大了,不喜欢在空调房呆着,费电还不舒服,所以不太热的时候我们就出门溜达溜达,在树荫下乘乘凉、喝喝茶、聊聊天。” “我的儿子就喜欢吃雪糕、喝冷饮,怎么说他也不听,这不,把肚子吃坏了,刚去医院输液回来。”刚带孩子看病回来的王女士无奈地说。 随后,记者前往市区各医院和社区门诊了解情况,发现医院里就诊的中暑病人较少,而社区门诊及其他小型的医疗机构里中暑病人较多。在文明路一家私人诊所,输液室里人满为患,一位医生忙得不可开交。“唉!都是空调惹的祸。这两天又头疼,又打喷嚏,吃了药也不见好,只得打点滴……”输液室里,随时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最近每天都有四五十位患者来看病,其中多为儿童,都是因为吹空调、喝冷饮,从而诱发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医生边忙边说。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每年夏季来医院就诊的病人多为中暑和肠道疾病,并且老人和孩子居多,这些病人通常是由于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导致生病。” 7月25日,三门峡市中医院急诊科的王建龙主任对记者说。 王建龙介绍,从中医的角度讲,中暑多是由于体质虚弱,暑热病邪便乘虚而入。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或从事强体力劳动,又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便会出现眩晕、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像一些年老体弱、肥胖人群以及患糖尿病、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使用苯丙胺、安坦、氯氮平等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在高温、通风不畅、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或穿着不透气的衣裤等,就极易导致散热障碍,也易发生中暑。“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市民更应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增强自身体质,这样才能降低中暑的概率。”王建龙说。 针对肠胃“感冒”等常见的夏季疾病,王建龙说,主要原因是人们在饮食时不注意卫生,会引发细菌性痢疾;吃了变质的食物,容易引发食物中毒;过快进食过多冷饮,会扰乱肠胃功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引发急性肠胃炎。“另外,高温或通风不畅时,人体会因排汗不畅而诱发中暑性腹泻,出现稀便、神志不清等症状。”王建龙说。 “预防中暑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外出。”三门峡市直机关医院的全科医师陈恒志告诉记者,夏日外出要采取防晒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同时要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一旦有先兆中暑和轻微中暑的症状时,应立即移至通风阴凉处,并进行物理降温,补充一些盐水或清凉饮品,在额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湖滨区涧河街道第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李玉柱医生介绍,炎炎夏日,市民应保持愉快的心情,切忌大悲大喜。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宜,多食绿豆、冬瓜、苦瓜等清火的食物,多吃含钾的食物可预防中暑。他建议,在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过低,温度保持在27℃即可,而且不宜对着冷风直接吹,身体感到不适时要及时就诊。如患感冒,应多喝水,并及时就医。虽然夏季气温较高,但适当的运动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运动后大量出汗,不要立刻冲凉水澡、吹空调,以免扰乱机体的排汗散热功能,导致身体不适。 结束语 “高温下的民生关注”系列报道今日刊发完毕。 入伏以后,我市气温节节攀高,如何应对高温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为此,本报策划了“高温下的民生关注”系列报道,从7月21日开始,相继刊发了《市民生活如何保障?》《高温补贴你有吗?》《寻找炎夏一抹凉》《远离疾病 健康度夏》4篇稿件,关注高温下市民用水用电及出行等情况,了解高温下的从业者能否拿到相应的补贴,同时帮助市民寻找避暑“妙招”,咨询如何在高温下远离疾病侵扰。这组报道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刊发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高温持续,但工作和生活不会停止。我们真心希望这组报道能带给广大市民一些帮助,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多为市民送上一些人文关怀。 |